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践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时代文艺观(罗怀臻)

2021-07-07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罗怀臻 收藏

  编者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2021年5月25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在京召开“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点击查看)。会议由中国文联指导,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项目的支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出席会议并讲话。仲呈祥、胡友笋、张炯、陆贵山、朱以撒、罗怀臻、路侃、汪涌豪、傅谨、饶曙光、李新风、刘琼、屈健、张萌等文艺评论家出席研讨。研讨会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主持。《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6期刊发部分与会者发言,以飨读者。

践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时代文艺观

罗怀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

  近年来,笔者在创作实践中体会最深的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论断的理解。从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笔者第一次听到这10个字,便觉得心头一颤,隐隐约约感到多年争论不休,甚至在一种反复自我循环的悖论中打转的理论话题终于得到了破解。以往,我们有时候特别强调继承传统,有时候特别强调打开视野,而在特别强调一方面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另一些方面。我们的理论话语总是表白既要继承又要创新,既要借鉴又要自信,但是对如何在两者之间协调却又语焉不详,莫衷一是,尺度一直拿捏不定。理论上,每个人都有所凭依,慷慨陈词,但那个准心却一直是含糊的甚至自我矛盾的。笔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提出彻底厘清了问题,是人类文艺理论史上的创建,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是对中国当下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带有科学指导意义的理论贡献。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阐明了文艺创作的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阐明了文艺创作的方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阐明了文艺创作的方法,蕴含着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借鉴与融合的关系,是一种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中的转型理论。就如同若我们身处宋代,不能每天高喊着振兴唐诗、复兴汉赋一样,而是应该正视所处的时代,推动当代文化的创新,进而创作出展现新时代精神风貌、代表新时代审美高度的精品力作。为此,笔者以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实是一种文化转型的理论,是推进中国文化有如楚辞转化到汉赋、汉赋转化到唐诗、唐诗转化到宋词、宋词转化到元曲、元曲转化到明清传奇、文言文转化到现代白话文的递进发展。文化转型的理论也给予我们一种启示,即在当下,也唯有在当下,我们才能清醒意识到当代文艺创作所同时面对的三个文化传统,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现代文明传统和中国革命文艺传统,而这三个文化传统只有在当下才是交融在一起、彼此不可分割的。笔者把这三个文化传统在新时代的交汇合流称为“三江汇流”。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现代文明传统、中国革命文艺传统,这三种不同的文化传统,也是三种不同的文艺创作与评价的标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十余年间,我们经历了四个以“新”字为标识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显然,三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在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所产生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尽相同的。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比较侧重强调“中国革命文艺传统”,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强调文化批判、文化反思,提倡借鉴“西方现代文明传统”;进入“新世纪”,改革成为共识,开放成为常态,改革开放的骄人成果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于是重新开始了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溯源与认同。党的十八大以后,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一种融汇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现代文明传统和中国革命文艺传统的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新时代”文艺观正在逐步形成。

  “三江汇流”汇到哪里,流向何处?汇到我们的直觉,流向我们的内心。直觉与内心就是我们的审美直觉和价值反应,它与我们迄今为止所接受的观念教育、所面对的生长环境和所获知的文化信息密不可分,形成了我们的时代特质和文化个性,转化为我们的视觉、听觉与感觉,某种意义上它是身处当下的我们,对于文化和艺术的本能反应与价值判断。因此,“三江汇流”带有某种当下审美的集体性,它是一种潜移默化了的本能的具有鲜明当下时代感的文化知觉。

  “三江汇流”所形成的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文艺观,是要推动当代文化的历史转型,而“转型”的目的正是要推动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文艺。新时代的新文艺既是古代的,又是现代的;既是中国的,又是国际的;既是革命的,又是人性的。它将比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化都更具有进步性与开明性。

  如何实现中国文化的历史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断是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其所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导向,是对文艺创作与文化发展的新的认识和要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适用于古代文化的转化,也适用于外来文化和革命文化的转化。

  创作具有“新时代”审美特征的文艺作品,就是要运用“三江汇流”和“两创思想”的意识观念来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善于把古代故事讲给现代人听,把革命故事讲给年轻人听,把中国故事讲给全世界听。作为一名当代剧作家,近年来笔者在运用“三江汇流”观念和践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在创作与表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中,积累了一些体会与感悟,在创作的实践过程中看到了新的境界,收获了新的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馈。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首映于1958年,笔者第一次看这部影片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2018年,在影片首映整整一个甲子后,上海歌舞团邀请笔者创作《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剧本,这与笔者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整整相距30年。30年后回看影片,当年的感动与新奇多少已有些弱化,平心而论,还是会看出简单化,甚至概念化的痕迹。随着对经典电影的不断回看和对历史资料的深入研读,最终,一组对比数字触动了笔者:故事原型人物李白是在1937年10月受党中央派遣从延安到上海潜伏的,他牺牲的时间是1949年5月7日,距离上海解放只有20天,牺牲时年仅39岁。李白潜伏了12年,离他所追求的理想实现仅剩20天,却永别了人世。12年与20天,这是多么令人扼腕痛惜的对比。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宣传片(来源:上海歌舞团)

  笔者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本创作过程中时常会想,今天的“80后”“90后”“00后”,当他们第一次看创作于60年前的这部经典电影时会不会或多或少有一些陌生感和隔离感?毕竟,他们与亲历战争年代的那一代人已经不同,与接触过那一代人的我们也不完全相同。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鲜活的记忆会慢慢风化。而每一次对经典的重读,又都必然地带有那个时代的意识和观念、审美与经验。重新解读经典,就是重新种植记忆。创作者应以当下的观念、当下的讲述方式和传播方式,让当下的年轻人无障碍地接受,唤起他们的同情心、同理心,产生信仰与审美的共鸣。唯有如此,记忆才是鲜活的,经典才会在不断的重读中永葆生命活力。

  舞剧中没有超人,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的寻常人。比如兰芬,她投身隐蔽战线工作之初,并未料到会有那么多困难、那么多危险,她也有过畏惧,有过对虚假生活的反感,她对信念的坚守是伴随着她对所爱之人李侠的感情深入而逐步加强的。当兰芬第一次开枪自卫杀人时,她是犹豫的、痛苦的,开枪后她的精神近乎崩溃,而这又都是正常的人性流露。随着那一声枪响,兰芬也完成了从一个市井小女人向革命者的自我转变。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也对上海地域风情作了新的诠释。有一种误解,认为民国时期的上海就是小资情调,就是百乐门舞厅的灯红酒绿,这的确是上海的一张面孔,但是我们也同时看到了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普罗大众与市井人生。舞剧将李侠的身份从杂货铺小老板变身为报馆职员。解放前,上海新闻业高度发展,这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名利场,人与人之间相互猜忌、防范,将故事背景放在此处,符合当时的历史氛围。舞剧重置的另一场景是旗袍店,这是一处隐蔽的地下联络点,在旗袍店里,你能看到上海服装业的高度职业化,也能透过光怪陆离的镜像看到彼时上海都市的浮华。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笔者创作成果较为丰实的一年。上半年的3月、4月、5月,先后有三部笔者参与编剧或改编的红色题材作品被搬上舞台。一部是上海京剧院演出的京剧《换人间》,该剧根据刘和平的《北平无战事》电视剧改编而成,表现了北平和平解放、我党地下工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一部是上海淮剧团演出的淮剧《寒梅》,该剧脱胎于电影《党的女儿》,表现革命低潮时期普通基层党员坚守信念捍卫理想;一部是扬州扬剧团演出的扬剧《阿莲渡江》,该剧通过表现历史事件的渡江来揭示人的思想观念“渡江”。三部戏曲现代戏均试图在传统戏曲现代化、地方戏曲都市化和戏曲表现现代生活以及红色题材创作在揭示人的精神、洞见人性深度方面进行探索,进而推动新时代中华传统戏曲向现代戏曲的艺术转型。

京剧《换人间》海报(来源:“上海京剧院”微信公号)

  除了以上三部红色题材的戏曲现代戏,2021年还将有笔者编剧与改编的两部舞剧和两部昆剧作品先后排演。一部舞剧是试图表现人与自然与生灵的和谐相处的舞剧《大河之源》;另一部舞剧名为《未来已来之AI妈妈》,把故事发生的时间置放于未来时的2056年,表现自然人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将可能产生的复杂的依存关系。两部昆剧,一部是由北方昆曲剧院原创的《国风》,另一部是由上海昆剧团改编自元杂剧的《汉宫秋》,两部昆剧都尝试填写北曲,试图通过回归传统而展示创新。这些新创作的作品或在古老题材、古老剧种中融入现代审美意识,或在革命题材红色传奇中挖掘普通人的人性与情感,或在中国故事中接通了人类普遍的处境与心境。总之,笔者希望通过这些中国故事讲出新时代的价值观,呈现出新时代的审美观,向中国和世界的观众展现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范与时代美感。

  假如我们更加自觉地运用“三江汇流”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与观念,更加自觉地以这种理论与观念去进行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那么,我们的文艺观就是科学的,审美观就是当代的,我们的创作和评论就有可能振动两翼,驱动双轮,抵达新时代文艺创作和评论的高峰。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6期(总第69期)

  责任编辑:韩宵宵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发言摘登(罗怀臻 李心峰)(“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6期目录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举办“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

  回顾党领导文艺评论百年历程 展望新时代文艺评论发展愿景

  中国文艺评论网·罗怀臻专页

  让舞台艺术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发展(罗怀臻)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