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两创”方略的坚实基础、实践路径、理想境界(仲呈祥)

2020-11-09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仲呈祥 收藏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指示批示,对文艺事业寄予厚望,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阐明了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方向、原则要求、使命任务、工作重点,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文艺事业发展的一系列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本质属性、历史逻辑与发展规律,把我们党对文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当代教科书,为我们开创工作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本期特刊发一组笔谈。

“两创”方略的坚实基础、实践路径、理想境界

仲呈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精辟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他还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发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四坚持”的繁荣发展文艺号召。在这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简称“两创”)、“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并提,足见其重要性。因此,学习、领悟、践行“两创”方略,至关重要。

  一、坚实基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两创”不可能从天而降。首先,必须弄清楚实现“两创”的坚实基础何在。“不忘本来”表明了中华民族秉持的文化自信、文艺自信和历史意识。中华民族有着从未断裂的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有着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人类文明“轴心时代”就出现的伟大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留下的哲思华章,有着诗经、楚辞、秦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各个时代独领风骚的优秀文艺传统,有着“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的中华美学精神和艺以载道、怡情养心的中华美育传统,更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传统,等等。我们理应从历史纵向上充满自信地“各美其美”,学习继承好先辈为我们创造的丰富的文艺遗产。这正是实现“两创”的坚实基础之一。且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他的小说名篇《狂人日记》《阿Q正传》的“两创”成就,不正是与他深入学习研究编撰《中国小说史略》和《唐宋传奇集》等著作时,“不忘本来”吸取的创作营养密切相关吗?应当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都一脉相承地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继承。毛泽东在战争环境里强调“批判继承”,习近平在和平建设时期提出“扬弃继承”。我们既要反对数典忘祖,又要反对复古泥古,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在“不忘本来”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扬弃继承,古为今用。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

 

  作者:仲呈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10期(总第61期)

  责任编辑:韩宵宵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全文转载《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10期《“两创”方略的坚实基础、实践路径、理想境界》(仲呈祥)一文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仲呈祥:融会贯通 美美与共(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仲呈祥: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的根本保证

  高峰之路 | 倾情打造“三精”作品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