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中国戏曲传统精神如何应对时代挑战(赵建新)

2020-08-1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赵建新 收藏

  内容摘要:中国戏曲艺术在近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蕴含的传统精神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从宋元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古典传统时期;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古典向现代的过渡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当下的现代探索时期。面对不同历史时期中的一次次“挑战”,戏曲传统精神积极“应战”,努力探索一种审美与教化相互融合的现代戏曲创作模式,虽然其民间性和民俗性日渐淡化,但对文学性的珍视和继承,使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当代中国戏剧人应以富有戏曲程式美学韵味的肢体表演为现代剧场艺术开拓新路,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艺术目标。

  关 键 词:戏曲传统精神 教化性 民间性 民俗性 文学性 戏曲程式

豫剧《焦裕禄》剧照 (供图:河南省豫剧院豫剧三团)

  戏曲艺术自宋元时期产生,历经八百余年,形成了今天多声腔、多剧种、剧目更是数以万计的庞大历史遗存。在这个漫长的进程中,戏曲的表现形式变化不居。从演进形态看,由南戏、杂剧南北并峙到明传奇的出现,再到地方戏的勃兴等,戏曲的各种形态始终此消彼长。从声腔发展看,由南曲北曲到明代四大声腔,乃至现在的昆、高、梆子和皮黄等,戏曲的多种声腔异彩纷呈。伴随着戏曲形态和声腔的演进,其雅俗流变、结构机制、演剧形式、观众欣赏习惯等也随之变化,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历史风貌。由此可见,戏曲艺术顺应新的时代要求、出现不同以往的个性表达之际,也是它蜕变于旧有传统之时。

  戏曲艺术在每个阶段出现的新声腔、新形态,是不断累积、沉淀于旧有传统之上的。新的戏曲形态和旧有传统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取代,而是间接扬弃的。所以,在传统戏曲这个庞大的历史遗存中,既有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异的个性,也有经岁月淬炼而逐渐恒定的共性。戏曲艺术中相对恒定的共性,就是构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在近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特有的美学特征和艺术规律,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戏曲传统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历千载方形成的传统精神,才使得各个历史时期的戏曲样式无论如何枝繁叶茂、缤纷各异,其作为“戏曲”这一特殊艺术样式的辨识度依然存在。

  当然,戏曲传统精神并非一成不变,其恒定状态是相对的。例如,从《拜月亭》到《幽闺记》,再到《踏伞行》,王瑞兰和蒋士隆的故事从宋元传唱至今,历经南戏、杂剧、昆曲和莆仙戏等诸种戏曲样态,其舞台呈现和伦理指向也各有区别。戏曲传统精神的嬗递,往往就隐含于这些舞台呈现和伦理指向的差异之中。所以,当我们提到“戏曲传统精神”时,理应认识到,所谓“传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层累的过程。正是因为“传统”的这种动态性,使得它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一样的艺术底色,令传统具有了一定的当代性。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

 

  作者:赵建新 单位: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艺术》编辑部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7期(总第58期)

  责任编辑:陶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7期目录

    开掘戏剧艺术超越时代的精神价值——访戏剧导演艺术家罗锦鳞(赵建新)

    戏曲艺术应注重英雄形象的审美价值(赵建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