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广大文艺工作者有责任创作出同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我们这个蓬勃发展的国家相匹配的优秀作品,塑造出体现新时代风貌的典型人物。本期特围绕这一主题,刊发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塑造典型人物是新时代文学的重要选择
内容摘要: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社会转型和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书写属于时代的典型人物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的重要选择。塑造典型人物关键在于把握复杂的社会生活矛盾,触及时代的痛点。当今文学的典型人物塑造,在思想的深度,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表现人物命运和精神状态的普遍性,以及人物性格的生动性、丰富性、完整性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许多从事文学写作的人,不再像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家那样保持对文学的真诚与热爱,密切关注当下的生活,努力去表现历史剧变中的社会生活矛盾和人物命运,自然创造不出能够深刻反映时代,触动人们心灵的典型人物。
关 键 词:典型人物 时代精神 人物性格 当代文学 文学评论
《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安(图片来源:豆瓣)
一、典型人物塑造是衡量文学作品优秀与伟大的重要标尺
沉寂多年后,中国文学界要求塑造典型人物的呼声重新强劲起来。典型人物在一段时间内被文学家们冷落,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典型人物”曾是那个“左”的意识形态年代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写典型人物几乎成为文学创作的唯一要求,它造成了人物形象描写的单一化,让“高大全”“假大空”的人物充斥文坛,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成为服务于“左”的政治的工具。当人们反思“左”的文学观念错误和造成的灾难时,不免对塑造典型人物的主张产生误解,不愿意面对或者回避典型人物创造的问题。二是如韦勒克所说的那样,“‘典型’这一概念对现实主义理论和实践具有‘关键意义’”[1],典型人物塑造在现实主义文学中达到高峰。中国当代文坛长期是现实主义文学占据主导地位,塑造典型人物自然成为追求的目标。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以后,随着西方新的文学思潮与观念的涌进,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与典型人物理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少人在诟病现实主义写作,用现代派、后现代派的文学主张取代现实主义,用意识流、心理描写取代写实、性格描绘的同时,也将塑造典型当作过时的主张予以抛弃,试图用某种反典型的艺术处理代替典型人物的创造,这也造成了“典型人物”被文坛冷落的命运。
然而,不管人们以什么样的观念看待典型人物的理论,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人们接触文学作品,首先进入视野中的是文学史上那些光彩夺目的典型人物形象——堂•吉诃德、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于连、高老头、葛朗台、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林冲、宋江、曹操、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阿Q、祥林嫂、孔乙己、周朴园、骆驼祥子、方鸿渐、林道静、梁生宝、谢慧敏、高加林、章永麟、白嘉轩,等等。“典型”这个词最早来自古希腊,它的原义是铸造东西的模子,在希腊文中与Idee同义,后被引申为理想(Ideal),在西文中常以“理想”代替典型。“典型”在黑格尔的《美学》中也叫“理想”,它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的完美统一,典型人物性格就是一种理想的性格。可以说,是否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典型人物,成为判断一部文学作品是否优秀与伟大的重要标尺。即使西方现代派文学,不重性格刻画而重心理描写和心理开掘,同样有典型人物的存在,如卡夫卡笔下的人物,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悲惨命运和孤独焦虑心态的表现,同样具有典型意义。
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鲁迅、茅盾、曹禺、老舍、巴金等文学大师的作品,就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来表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需求,表现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书写中国人民的心灵历程。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红色经典作品如《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红日》等是如此;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步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的作品如《白鹿原》《绿化树》《平凡的世界》《沉重的翅膀》《古船》《芙蓉镇》《人到中年》《班主任》《乔厂长上任记》《人生》等也是如此。而在近20年来,当中国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经历着更加深刻巨大的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时,我们的文学作品却很少见到能给人们带来强烈心理撞击和精神感召力的作品,也鲜见能够深刻反映时代精神,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缺憾。没有典型人物的塑造,我们的文学创作就会摆脱不了有“高原”无“高峰”的状态,也无法回应时代和大众的审美要求,与读者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
(文中图片已标注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毛宣国 单位: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6期(总第57期)
责任编辑:韩宵宵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