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文汇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dzb.whb.cn/2021-05-15/6/detail-723554.html)
博物馆质量提升的核心在于内在品质的打造
——关于博物馆现状与发展的一点思考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国备案博物馆数量已达5535家,馆藏数量约4224万件(套),珍贵文物占10.9%。进入“十三五”以来,以平均两天多出一个新馆的增速,基本达到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标准。这些场馆每年举办展览近3万个,接待观众人数超过12亿,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大众精神生活、提高全民文化素养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伴随快速增长带来的布局不均衡、结构不合理、馆藏不充分、功能不完备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尤其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新冠病毒肆虐的影响,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进程充满变数,人们期待中的博物馆爆发式增长的势头必然收缩,处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十字路口的中国博物馆事业,或许将会进入一个由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历史转型时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博物馆质量提升的核心在于内在品质的打造,这是我们从博物馆大国迈向强国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富有海量的文化遗存,但与之不尽匹配的是极富盛名的博物馆并不多,外来游客首选的博物馆打卡地似乎更多偏重于故宫、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之类的遗址性场馆,这虽验证了相关遗址的极端重要性,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们众多具有海量文物收藏的博物馆还缺乏相应的国际知名度。中国博物馆何时能像法国卢浮宫、美国大都会和大英博物馆那样成为在地旅行的必备之选,个中尚有为数不小的拓展空间。说一千道一万,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如何在馆藏文物上做足、做透文章。类似于蒙娜丽莎捉摸不透的微笑、莫奈如何实现光影革命、梵高何以割掉耳朵、马克思有没有在书桌下留下脚印等等,这些都不单纯是史实和学术的评介概念,更有为世人预设的某种诱发一探究竟的心理渴求。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有文物资源,精心开掘其深邃内涵,深度激活蕴藏于各类展品中的文化意念、生命底蕴、创造精神和历史价值,用最动人的故事、凝练的语言和最富悬念的创意唤起人们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与向往;用最精粹的瑰宝、精湛的诠释、最新科技的加持和别具意味的展陈方式让观众陶醉其中、欲罢不能,切实把文物游览观赏的过程,变成一次破解历史奥秘、追慕先贤圣迹、丰富人生滋养、升华审美情趣的精神之旅。这样才能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才能让博物馆具有无法抗拒的神奇魅力。与此相关,我们还须调动更多的专业力量,认真梳理相关文物的来龙去脉,厘清它们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内在关联,讲好文物背后的精彩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撰写出如《唐诗三百首》《千家诗》之类的通俗读本,使之潜移默化、深入人心,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文物不可或缺的启蒙性、普及性教材。同时运用各种方式和渠道,精准推广与传播包括文博知识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博领域的对外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物外展、引展和对等交换展览等,用文物作证、让事实说话,以增进国际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有效提升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的认知度和辐射力。
中华艺术宫
品质提升须兼顾两头,既要高度重视国家级大馆的质量建设,也要密切关注中小城市博物馆的整体提升,防范两极分化的潜在风险。国家级博物馆要加大学术研究力度,变单纯的馆藏机构为高水平的科研基地,用系列化、有深度的学术成果提升博物馆的文化品格。要解放思想、锐意革新,努力改变几十年一贯制的展陈模式,比如是不是每个展览都要按上下几千年的顺序布局?每个展品介绍都简练到只有名称和年代?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切实提高藏品的展陈、评介和讲解水平,广泛开展吸引公众参与的灵活多样的文物展示和学术普及活动,不断扩展国家级大馆的社会知名度和号召力。中小城市特别是偏僻地区的博物馆要加大藏品征集力度,既要防止空壳化、浅表化,又要避免平庸化、小而全,要紧扣地域文化和馆藏文物的特点而侧重于特色馆的创建,用特色展品和创新陈列吸引更多的关注目光。我们不能只热衷于轰轰烈烈的场馆建设而不注重内在品质的提升,不能只关心年报表格中的文化设施比重而不在意它自身功能的发挥,不然的话,这些场馆似有实无,不仅不能惠及大众、成为当地文化招牌,而且还可能沦为地方财政的包袱。因而,全面提升县市级博物馆的整体水准,无疑也是推动中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当然,品质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久久为功、不懈努力的过程。我们要立足现实,坚持两条腿走路,逐渐探索出适应社会进步要求的新时代博物馆发展的可行路径。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公益性投入,保障博物馆在文物收藏、科研、展览、运维和安保等环节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在经济结构调整、收支矛盾增大的当下,单纯依赖政府增加拨款的难度很大,文博行业应在确保国家资金合理使用和文物安全的前提下,争取更多的政策性支持。要转变观念、更新思路,进一步调动广大文物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发掘内在潜能、盘活现有资源,依托馆藏特点与潜质深入探索文物的开发利用途径,增强造血功能,不断提高创新展陈方式、拓展服务渠道、开发文创产品、增加绩效薪酬等自我生存发展的能力;允许试点引入馆外资源,吸纳社会资金,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文物惠民活动和文化购买服务,探索建立适应不同类型(国有、民营和行业)博物馆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最大限度地为馆藏文物赋能,让神圣庄严的文物更加生机勃勃地走下圣坛、走进民间、走入人们的当下生活,让各类馆藏文物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让博物馆真正成为观众连接过去、比照当下、展望未来的纽带,成为人们要去、必去、去了还想去的神圣殿堂,成为人类文明互鉴不可或缺的重要桥梁,把一个名副其实的博物馆强国清晰地标识于世界文化的版图上。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云德,中国文联副主席)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