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正文

从美的性质看美育之重要

2021-05-14 阅读: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法 收藏

  (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光明日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05/10/nw.D110000gmrb_20210510_1-15.htm

 

  美育思潮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对美育的呼唤,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的一个大课题。自蔡元培与王国维分别于《哲学总论》和《教育之宗旨》中提出“美育”,这一由德文AsthetischeErziehung(美育)而来的汉译语汇,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和现代文化中的关键词之一。特别是蔡元培对美育就曾一再论说、呼唤且努力践行。自20世纪初以来,蔡元培的著述就有《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以美育代宗教说》《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美育实施的方法》《中国新教育的趋势》《美育》《以美育代宗教》《二十五年来的中国之美育》《美育与人生》《美育代宗教》《民族学上之进化观》等。

  从世界历史看,当工业革命兴起之时,美学在英国的夏夫兹博里、法国的巴托、德国的鲍姆嘉通、康德等西方学人的共同合力中产生了出来,成为现代社会中人性应当全面发展的自觉标志。怎样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必要的美感,席勒提出了“美育”,为使现代人成为真、善、美全面发展的人进行了理论奠基。梁启超则提出“新民”,而如何使人成为新民,蔡元培提出了美育。自此以后,美学和美育一直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向度。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互动,具有美感的全面发展的人性,又一次在更高的层面引人瞩目。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进行战略部署,可以说是提倡美育、重视美育的一个显著标志。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摄影:廖士清)

  审美实践与美感意蕴

  美育即美感教育,美感对于人之所以重要,古今中外学人论述众多。归纳起来,要在五点。一是美感的自由性。面对一朵圆形的红花,说这朵花是圆的,人必须承认:是的,否则就错;说这朵花是红的,人也必须承认:是的(除非有色盲,不具备回答此问的资格),否则就错;说这朵花是美的,人却可以说不美,你却不能说他(她)错,顶多说其审美观与你不同。事物之美与事物之形状、颜色不同,美不在于事物的物理性质,而是在物理性质与文化因素和历史因素交融进而由人建构起来的,因而不同历史和文化中各有其美。因此,人对事物感到美或不美乃至感到丑,都有自身的理由。在现象上,事物之美不完全是由物理性决定的,而要由主体确实感到美来决定,这一现象的深意,突显的正是人的自由性。人的自由在美感中得到了最显著的体现,因而由人的主体确认产生的美感也是自由的。二是美感的创造性。人感到事物是美的这一现象不完全是由事物的客观性来确定,而要由人确实感到美来确认,美感就在本质上内蕴人的创造性。所有的美的艺术,都是艺术家面对现实时产生了美感,并把这一美感用艺术媒介(画的形色、乐的音响、文学的语言等)外化出来,而产生了美的艺术作品。人的美感由主体与客体互动而产生,人与世界互动而生的美感天然地具有创造性,从而人的创造能力主要由美感来培养。这一能力可以在任何领域得到发挥,从而使整个社会洋溢着创造的活力。三是美感的理想性。人感到事物美,该物一定是符合此人的理想,从认为美的事物中,可以推知此人、此社会、此文化认为什么样的人、物、事是理想的。因而,美感让人认识理想,向往、追求理想。美是理想的形象外化,美使人对个人、社会、文化的理想“鲜活感之”和“心向往之”。有着怎样的审美理想,决定着个人、社会、文化的文明程度。四是美感的闲适性。人生在世,往往为生活奔忙,为知识去进行概念性认知,为功利去看去听去感。事物中的美,往往就在生存的忙、求、思中被忽略了。为了使人性中本有的求美之性不致迷失和丢掉,就需要通过各类艺术使人去专门感受美,同时通过审美心理理论教育,对人们在忙碌的人生中如何转向审美欣赏进行引导。在西方,有瑞士学者布洛的理论,让人们对日常事物保持心理距离(像卞之琳《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有德国学者立普斯的理论,要人对外在事物采取移情态度(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有德国学者阿恩海姆的完形同构理论(似吴文英《风入松》:“一丝柳,一寸柔情”)……审美舒缓人生的紧张,超越日常的忙碌,使人换一种角度,以拉开距离的、超然的艺术的方式去看待现实人生,从而使人生增添了闲适感,有了新意味。五是美感的超越性。事物能使人感到美,在最深处,因其与区别于具体历史之道和具体文化之道的宇宙大道相连。这就是中国美学常讲的要在艺术作品中感受到景外之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即进入审美之后,人从具体的历史和文化中超越出来,进入到与天地同流、与道同在的感受之中。现实中的审美同样可以达到这一境界,如陶潜《饮酒》呈现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审美让人有一种跳出具体历史去看历史,跳出具体文化去感受文化的意蕴。正是美感中内蕴的这五大特点,在审美中,人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文化自觉、人类自觉、宇宙自觉的高度。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美育使人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摄影:倪兆顺)

  天地之道与美育内容

  蔡元培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中具体论述了美育的各个方面。从人的成长来讲,首先是胎教院、育婴院、小学、中学;其次是大学。在大学中,除了有专门课程而进行的美育,如美术、音乐、文学、戏剧外,还有各门科学如数学(比例)、理化学(声、色)、热学、电学、化学、天文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中的“美育因素”;再次是社会上的美育:美术馆、美术展览会、音乐会、剧院、影戏馆、历史博物馆、古物陈列所、人类学博物馆、博物学陈列所、植物园、动物园等;最后是地方美化中的基本要项:道路、建筑、公园、名胜、古迹等。在这些美育体系结构中,学校的艺术美育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如《意见》中指出的:“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义务教育阶段丰富艺术课程内容,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课程。高中阶段开设多样化艺术课程,增加艺术课程的可选择性。职业教育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强化实践,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拓展性艺术课程。”

  这里必须注意的是艺术教育与美育既有相迭又有不同。美育与艺术教育的不同主要在两点。第一,艺术包括技、艺、美三个层面,其建立在专门技能上,通过技能去完成艺术之象(如由形色呈现的绘画,由音响呈现的音乐,由文字形成的语象),并以优秀的艺术之象去引发美感,通向意韵深远的审美境界。如果艺术教育只停留在技的层面,只停顿在艺的层面,还不是美育,只有达到了得美忘技,得美忘艺的境界,才是美育,才会有上面讲到的美的五个方面的感受。第二,艺术总是面向个别感官或某一综合感官,如绘画对于视觉,音乐对于听觉,文学对于想象,电影关联到视听想象的专门综合。绘画把人的视觉训练得敏锐,音乐把人的听觉训练得细腻,文学、戏剧、电影等以此类推,但这还主要是艺术教育,而非美育。美育一定是由个别艺术门类进入之后,达到审美的通感。绘画从视觉进入后达到超越视觉的审美通感,即邵雍《观物内篇》讲的“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音乐从听觉进入后达到超越听觉的审美通感,即《庄子·人间世》说的“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只有达到了“听之以理”“听之以气”方为美育。所谓的“理”“气”,就是既在历史和文化之中,又超越历史和文化的人类性和宇宙性,也就是中国古人讲的天地之道。审美使人从人类性和宇宙性的高度来看人生天地间的此生此世,一种宽阔深厚的人类胸襟和宇宙情怀也因此产生出来。正是在美育的这一功能中,人通过美育中的审美使人得以全面发展。

 

  (作者:张法,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

  2018:寻求看待美学现象的历史框架和理论框架(张法)

  大美育人人更美 以美为媒促大同

  夏燕靖:寻找美育抓手,以课程实施美育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