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正文

增强文艺批评的活力和影响力(李树峰)

2021-03-05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李树峰 收藏

  (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文艺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wyb.chinawriter.com.cn/content/202103/03/content58772.html

 

  3月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报》社联合主办的文艺评论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以“如何开展建设性的文艺评论”为主题,围绕文艺评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展开讨论,以期为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的良性互动把脉开方。

增强文艺批评的活力和影响力

李树峰

  对于“如何开展建设性的文艺批评”这个题目,我想从一个文艺批评工作者在网络时代自觉的、本职本分的角度,讲一些心得体会。

  近20年来,媒体日益分众化,文艺理论工作者多把精力用在理论研究上,文章发表在期刊上,而创作争鸣越来越多呈现在网络上,二者客观上拉开了距离。网络上的作品争鸣如果无法形成现象级的热点,引不起理论工作者的关注。专业圈里的人忙着在核心期刊发文章、应约稿,网络世界则是众声喧哗、波浪式淹没的生态。在这样的格局下,开展持续的而不是间断的、日常的而不是偶尔的文艺批评,就要求有更多的理论工作者跳到网络海洋里去游泳、去争鸣,否则,专业圈子里自说自话,声音传不到网络世界里,无法形成大的影响。专业领域与大众文化在艺术偏好、风格样式择取上有很多差异,但在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上并无鸿沟,只是投身于大众文化的理论工作者人数太少了。

  文艺理论工作者若投身于网络大海中去争鸣,需要对当前创作始终保持关注,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浏览和研读各种作品,熟悉当下创作现状,偶尔一瞥是不行的,因为这需要知识谱系与创作现状的系统对接。我的体会是,立足于专业本体,长期持续关注创作现状,才能发现规律性问题,给出的评价和定位才有说服力,才会更有温度。

  以客观公正的心态来看待作品和艺术家。一方面应努力从当代艺术创作发展的脉络中观察、判断其创新点和价值,另一方面应站在业界的全局中、在与其他作品的横向对比中判断其创新度和分量。这是两个维度上的考量,应交汇在对一部作品的分析上。否则可能出现揠苗式的评价或简单给作品贴标签的现象,而对中国艺术家的生动实践和独创给不出恰如其分、令人折服的阐释。

  如实如是、精准明确的阐释、点穴式的定位是评论写作追求的目标,既不夸大其词,也不有意贬低或旁逸斜出。如果文章是写给大众的,就力争语言质朴、简明,道理深入浅出,如果是写给专业人士看的,就可以引用更多概念,更加充分地论证。我们常常更愿意去参与行业内讨论,不愿意面向大众阐释,这也是网络批评与业界批评脱节、理论工作者活跃在业界却不为大众所知的原因。其实,作为理论工作者,应面对大众去传播更精准的知识和观点,这是我们的职责。

  保持恒定,树立起自身在业界的公信力,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网络语言中,树立个人形象被称为“人设”,我不喜欢这个提法。这个提法出发点不对,它使正常发声变成仿佛刻意装扮的一件事,有表演成分。我更喜欢发自心性、自然而然形成的社会公信力。在公信力形成过程中,处理与艺术家的关系是难题。但只要自己有定力,心中有杆秤,不随波逐流,有一说一,没二就坚决不说二,关系再好也不说,而一旦发现某个艺术家有长进,哪怕素不相识,也要站出来肯定;发现不好的现象,即使不能指名道姓,也可以对事不对人地批评某些现象。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文艺批评工作者,长期这样做,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一辈子坚持,就能树立起在业界的公信力。

  我还想谈谈需要警惕的几种现象。网络世界有自己的运行系统,圈层化、群落化特点显著,其中有平台话语热点的操控者。我们要对网络世界中的群体围攻、标题党、语言暴力、故意反说等等不健康现象保持警惕。要警惕文艺批评主体立足点漂移现象,文艺批评有其主体地位,与史和论不可分割,但它是面对当下创作的直接评价,要守住这个立足点和目标。否则,文艺批评形不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历史。要对只为增加粉丝、不为公理的评论者提高警惕,他们没有立场,只看机会。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文艺批评力量,这需要顶层设计在学科设置、职称评定、学术评价等方面做出分析和部署。文艺批评有没有自身的本体属性和知识体系?能不能考虑在2021年已经启动的学位教育艺术专业目录调整中,把文艺批评作为一个专业方向,使之与基础理论和艺术史并进?如果说它本体属性不足,知识体系与史论相同,那么在工作层面和事业布局上是否可以加以调整?比如在职称评定中,把质量高的文艺批评纳入成果体系;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类别中,给予文艺批评工作者专项资助。这样做,能够改变长期以来各方人士兼做文艺批评的状态,逐步形成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力量,使他们在文艺事业发展中具体、实在而持久地发挥作用。

 

  (作者:李树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李树峰专页

  影像新时代中摄影的嬗变与守望(李树峰)

  摄影:艺术本体的回归(李树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