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正文

加强文艺评论需要突破的几个困境(向云驹)

2021-03-05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向云驹 收藏

  (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文艺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wyb.chinawriter.com.cn/content/202103/03/content58773.html

 

  3月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报》社联合主办的文艺评论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以“如何开展建设性的文艺评论”为主题,围绕文艺评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展开讨论,以期为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的良性互动把脉开方。

加强文艺评论需要突破的几个困境

向云驹

  在当下,文艺评论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我们要加强文艺评论,面对的障碍究竟是什么呢?

  一、文艺评论要突破小圈子化。最近,大家都在谈文艺的圈层化和如何出圈的问题。文艺的门类化、类型化是文艺多样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受众文艺需求多样化和丰富性的必然反映。但是,这种文艺分工、分型无限小化、细化的另一种镜像和结果,就是文艺的小圈子化。文艺评论如果随之分化,它的影响力也就随之收缩和萎缩。事实上,文艺评论的小圈子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艺评论的影响力也呈现出分类化、类型化现象。文艺评论的“通才、通关、通达、通用”似乎成为一种不可及的神话。

  二、文艺价值观要进一步由撕裂走向融合。众口难调一直是文艺创作中的宿命性难题。美美与共,道阻且长。人类一直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构世界,但当下美学趣味的分裂强烈冲击人类共同的美学标准和共识,重建“美人之美”的人类情怀和“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恢复全球经济和重启新的全球化的重要条件。中国文艺也应该为促进人类的团结和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中国文艺要为“裂开的星球”贡献缝合弥合的美学观和文艺价值观的力量。在这方面,中国文艺评论的美学使命和责任,可谓任重道远。

  三、批评的微观化——不是短小化,而是琐碎化、技术化,这个问题需要重视。当今的文艺批评处在越来越精致化和技术化的阶段。精致化的表现是研究、讨论、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微观,越来越细致,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工具、技术也越来越精致。就像创作中的宏大叙事被一些作家忽视一样,文艺批评的琐碎化导致的是思想退场、技术上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管窥豹、以蠡测海,文艺创作的思潮性现象和流派性发展得不到鼓励、提倡,个性化成为个体化,表现生活的立场和角度越来越低,文艺的共鸣和批评的共鸣范围越来越小。批评文章体量上越来越大、越来越长,但也越来越事无巨细,越来越不堪卒读或猎奇怪异。比如,某著名评论刊物,过去是长短结合,坚持研究与评论、论文与评论、理论与时论相结合的办刊风格,受众广泛,如今一期仅发表十余篇文章,都是万字以上的学术论文。又如,一些评论家对某些作家的研究不是深入进行文本解读,对读者的阅读困惑加以释疑和给出精当评价,反而像小报关注明星绯闻一样,烦琐考证并津津乐道于作家的种种轶事、情史。

  四、宏观批评不能过度“非文艺化”。文艺的宏观批评也并不是完全销声匿迹,相反,还是占有批评空间的一席之地。但是,宏观批评的“非文艺化”也是一个明显的迹象。文艺批评有几个基本任务,一是从海量的文艺作品中“披沙拣金”,二是从文艺作品与生活的关系中找出文艺的意义或者本质,三是借助对文艺作品的敏锐判断运用批评的武器实现对时代、生活、社会、人生、命运的观察与判断。现在,由于出现了一些文艺与生活、批评与作品的脱节现象,批评家的批评往往越过文艺作品的中介,直接面对生活,这使得批评成为社会批评,出现“非文艺化”现象。哲学思潮成为批评的热门武器,批评家不是成为社会学家就是貌似哲学家,这种串行、跨界,不是一种触类旁通、博学多才的需要,而是一种凌空蹈虚、抓住批评的头发要自我拔离文艺土壤的批评误会和务虚。文艺创作的极大繁荣发展,需要一大批杰出的文艺批评家对真正文艺批评的坚持和坚守,形成文艺批评的立体的、有层次的、有理论建树的、有思想魅力的文艺批评。

  五、要增强文艺批评的有效性。人们对文艺批评的不满意和不满足,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批评越来越不具权威性。批评的众说纷纭导致受众的莫衷一是。在受众对文艺作品众说纷纭的时候,文艺批评很少有一锤定音的声音,文艺批评也是众说纷纭,这对受众的批评预期构成反讽。批评的非权威化导致了受众对批评的期待受挫,批评的地位因此日益坍塌,批评、作者、受众三方都确认了批评的非权威化,文艺的生态于是处于不平衡状态。批评的非权威化的另一种体现是专家批评的小众化。文艺批评是一种专业,专业需要专家。但是,文艺批评专家对接的却是文艺的创作主体和文艺审美受众,后者是非专业的群体。专家和非专业之间,是文艺批评的声音、话语、文本。批评的此种权威,表现在受众对批评的心悦诚服和信任信赖。这些都是文艺批评影响力的表现和权威性的价值。但是,现在的文艺批评多发表扬之声,少有尖锐批评之语。这是所谓的专业批评自废武功、自去功能的结果。审美经验的丰富、审美知识的广博、审美实践的积累、审美能力的强大、审美思想的高蹈,都不是急功近利、短期突击能实现的事情,而是批评家自身天赋和长期努力结合的结果。我们要尊重杰出批评家,使他们有施展的平台和舞台,发挥文艺批评的引领作用和引导功能。

  六、批评文体不能“八股化”。文艺批评队伍的构成,大致有学院(包括研究院)批评、媒体批评、文联作协机构批评、社会批评等群体。上世纪末以前,批评文体并不依据不同批评群体而有所区别,批评刊物也不定某种文体为一尊,而是兼收并蓄、百花齐放的。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深化,学院批评队伍不断壮大。在教育评价体系的格式化、标准化作用下,批评的文风和文体逐渐向“学院派”靠拢。一种新型的批评文体的“八股化”现象愈演愈烈。发表平台往所谓的核心期刊集中,核心期刊文体风格统一向学报风格看齐。批评文体的多样性在刊物上丧失,也在一些批评家身上丧失。报纸坚守的媒体批评阵地,由于种种原因,在文体上的新弊端是批评的“去随笔、非杂文化”。鲁迅先生开创的“花边”式评论日渐式微。媒体评论由于在学术评价机制中完全没有进入权重设计,致使当下最重要的批评力量很少涉足媒体批评,文联作协批评刊物也不得不日趋论文化。“谁写谁看,谁看谁写”的现象向整个批评界蔓延。这是文体问题,更是文风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加强文艺批评的不二法门,文体自由是写作自由的基本前提,批评写作与论文的格式化,已经严重地束缚了批评的自由和批评的发展,将文艺批评引入象牙塔的死胡同,此风不变,批评危矣!

 

  (作者:向云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向云驹专页

  建圈与破圈的博弈(向云驹)

  抗疫主题音乐创作之我见:用艺术的“世界语”传播中国声音(向云驹)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