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网页如上“来源:《中国艺术报》”,查看报纸报道,链接为: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history/20201130/index.htm?page=/page_3/202011/t20201130_517160.htm&pagenum=3,来自栏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笔谈”,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艺术报社合办。)
从中国首次提出美育概念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程。当代的美育是什么?经济快速腾飞与国民物质生活丰裕的背景下,美育具有更为重要的思想意义。美育内容与形式的不断扩容,应呈现出最为宏观的两个要求,即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与对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这既要求我们对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和历史传统尊崇与传承,也要在以优异精神品质树立审美格调、弘扬中国精神的前提下,欣赏与学习国外优秀艺术文化。同时,美育工作者群体构成的多元化趋势,带来一些问题也需要我们去解决。
刘纪湄《色彩分明》
美育的时代性内涵
1912年,蔡元培先生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首次于中国公开倡导美育。“美感是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是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之津梁。”美育,是综合一切艺术形态表现手段,引领全社会民众认识美、感知美、体验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精神建设螺旋上升过程。在精神不断丰化的过程中塑造民众健全人格、引导社会情感、搭建具有完整幸福感的生存环境的综合构成乃称为美育。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内容,党的十九大在教育与文艺工作的规划上提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美育的重要性被不断印证,美育不再是仅局限于教育系统的问题,更成为关乎整个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重大课题。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调和发展,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扩展连接,文化交互的扩张融合都催促现代精神建设中的美育崭新的内涵。鲁迅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当代的美育工作不再局限于学生与教师之间,不停留于某一种艺术形态之上,不禁锢于不同艺术活动所区分的群体,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进程中“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教育基础。当代的美育定位,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更为广阔的目标群体,明确面向全社会、全民众的社会主义文艺树立价值追求和精神标杆。
美育引导者的两极化现状
与百年之前的美育构成体系不同,美育的教导者与接受者构成的美育实践形态的碎片化与随意性已形成一种现象。快速的科技发展与良好的文化蕴生环境,造就了更多的文艺工作角色,他们运用正统传播或舆论浸染的方式形成艺术传播的辐射与影响效应。这已经成为不可逆的当代艺术活动呈现方式,大面积的艺术实践传播、美育引导者的全面化参与,使得美育之“美”与美育工作者的定位,成为需要解答的问题。
1.美育引导群体的发展现状
人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美育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引导者的实践形式与传播内容。就当下的美育传播者而言,分为职业艺术从教者与业余艺术参与者。职业艺术工作者以系统化目的明确的传播手段,以高雅艺术为主要传播内容,面向具有一定艺术鉴赏水平的群体。但上述两类美育推行者的割裂状态与快速的信息传递环境造成了大量未经推敲的内容面向全社会的艺术输出。作为艺术工作者,肩负美育工作的重任,整合艺术内容、引导艺术审美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实现美育“人民性”的本质要求。
潘开礼《雪凝宽阔水奇异景观》
2.职业与非职业艺术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职业艺术工作者进行美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艺术观念与实践手段存在“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以及过度追求娱乐性的传播方式。首先,“为艺术而艺术”是脱离人民群众生活与审美范畴内的自我感动。美育的本质是面向人民,是以人民需求为出发,以人民情感为表达,给人民带来美感体验,提供精神洗礼的优质作品与艺术体现,高校乃至专业教育系统中需要不断修正美育过度追求专业性和学术化。其次,面对艺术沃土,艺术活动应以层出不穷的多样形式出现,在信息时代,艺术的充分呈现、美感的全面表达要以更具有生动性和参与感的形态表达出来,重视参与性是以人民需求为出发的本质考量。过度娱乐化本质上不仅是对艺术追求的摒弃,是无效的美育投递,也是对美育对象的不尊重。与此同时,一些非职业艺术从业者很难深刻意识到自己是美育工作的一环。自由的创作环境、便捷的呈现方式造就随性创作的条件,碎片化传播方式与过载信息竞争的环境,使得非职业从业者存在求新、求奇的创作取向。虽然非职业艺术从业者的艺术传播活动是否能够被纳入美育范畴仍需讨论,但大量非职业艺术活动形成的较大范围的艺术审美影响已是客观存在。
从宏观上来看,文艺创作与实践拥有更自由、更广阔的生长环境,艺术活动的参与者与接受者从部分人群转向全民化,是美育体现“人民性”的积极方面。但美育引导者群体要解决各自面临的问题,职业、非职业美育工作者之间应以更宽广、包容的形式相互交流,共同督促完成美育之重任,交流美育推行之手段,才是实现美育“人民性”的根本保障。
当代美育的迫切要求
1.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点引导下的艺术甄辨能力
回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实践进程,美育也伴随着不同时期文艺、教育工作的推进与中国国情相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我国文艺工作的思想根基,在当代艺术工作尤其是美育工作中,我们要于此出发,需要解决“人民性”“民族性”“文艺批评标准”“文艺史观”的具体问题。2019年8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发现”研讨会在京举办,文艺理论界的“回到原典”被再度提出。在文艺工作不断“当代化”的进程中,如何进行不忘初衷的引导,是美育实践最为重要的标尺。
随着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大量业余艺术参与者获得了十分便捷的艺术舞台,生产了原生性、平民化的优秀传播内容,但过度包装的内容也屡见不鲜。此外,在中西方文化交互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理智对待外来文化,要在检验过后将其变成能够为我所用的艺术传播内容。在这层意义上,“以人民为中心”的美育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当代的具体实践形式,是解决“文艺批评标准”、树立正确“文艺史观”等具体问题的引导方式。
2.“特征美育”与“人民美育”
近年来,随着高雅艺术的社会化推进手段的运用,职业艺术工作者将美育辐射人群的范围不断扩大。但这是一个漫长的推进过程,作为艺术工作者的一员,深知在此进程中困难重重,其主要考量在于受众的共情引导和接受程度。虽然推进全民美育拥有广阔的平台、众多的推行者和丰富的艺术素材,但为了激发人民内心共鸣,达成艺术审美共情进而实现对人民精神建设提升的积极意义,还是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美育工作的题材选择。
中国具有优渥的民族艺术文化宝藏,各地区优秀的民族文化为“特征美育”的施行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认识家乡、认识民族、认识孕育自己的文化是实现美育价值的首要选择。“特征美育”以弘扬经典、家乡、民族文化为目的,实现“文艺典型”与文艺“民族性”的塑造,与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一脉相承。以能够激发当地人民情感的艺术内容作为美育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平台,以美育手段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意义,是真正树立中华民族自信,实现中华美育,实现美育的“人民性”。
在市场经济脚步不断加快,人民精神文明建设急需丰满的今日,美育凸显“人民性”是树立国人文化自信,增强国人爱国情怀,提升国人信息甄别能力,铸牢国人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急切需求。如何将“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体现在美育工作中当是一切文艺创作与实践的核心思索,愿通过美育“人民性”之思索能为美育之路提供全新的视角,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重要意义。
(文中图片来源于影像中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贾梦天,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