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网页如上“来源:《中国艺术报》”,查看报纸报道,链接为: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history/20201127/index.htm?page=/page_3/202011/t20201126_516985.htm&pagenum=3,来自栏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笔谈”,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艺术报社合办。)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作为作家代表曾经参加了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当我在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到这句话时,心情久久无法平静,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历次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学习体会,笔者以为以下两个方面显得特别重要:一是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必须根植于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以人民为师,并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与创作的源头活水;二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原本就是从人民中来,自然就要到人民中去,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任何将自己悬置于人民之上,甚至自视“高蹈”而将自己与人民的道德审美对立起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乃至是愚蠢的。
程周平《工业镜像》(来源:影像中国)
当下中国已经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就应该有匹配于伟大时代的文艺作品与文艺气象。然而,在我们周遭,一些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只是反映某种日常生活的皮毛,而放弃对更深广的价值世界的叩问。一些文艺工作者的表演只是沉溺于生活的庸常之中无法自拔。其中有一些创作者、有一些文艺作品,虽置身于时代洪流之中,却常常只是沉浸于个人的微末世界,为一段段“小伤感”“小情绪”“小心痛”而叹息,为一份“小感情”而伤心垂泪,从中我们嗅不到现实生活热腾腾的烟火气,更看不到人民群众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与时代脉动。
阅读当下一些文学作品亦然,其中亦包括某些艺术门类的舞台表演,鸿篇巨制不多。有些创作者多是描写衣食无虞中的困惑和茫然、小确幸中的不满足、高消费社会阶层奢侈的快意……而这些,的确会引起部分读者和观众内心深处的某种共鸣,但却难以形成伟大时代伟大作品的沉厚基底。因为这同样是一种缺乏节制的展示型创作,或许因为太想去展示和宣泄了,因而丧失了对情绪的约束能力。一部分创作速度驶上了快车道,从日更两万字到月产一部长篇小说,从一天画若干张大尺幅书画作品到一两个人一两天便“攒”出一部舞台剧,却因快到脱离了常识而愈发难以形成共识。而之所以会脱离常识,原因便是脱离了生活、脱离了人民群众的需求与审美。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接近尾声时曾经作了一个极为形象的比喻,他说:“面对生活之树,我们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这个“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我以为就是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而“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我以为就是以更高屋建瓴的视角来观照生活,观照关心人类整体性的精神走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文艺创作与文艺表演的方向性问题。人民无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语境中,人民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存在,而是具有极强指向性的群体。仅以我所在的天津为例,曲艺、戏曲等艺术表演形式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艺术表现门类,从它们出现伊始便是面对面表演给人民群众看的,也是基层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这一传统能否很好地继承与延续,实际上关乎一些艺术门类的生死存亡。而在文学创作方面,天津当年出现过一些通俗小说大家,他们的许多作品都是先讲给胡同街坊邻居们听,在听取他们的意见修改的同时,也从他们那里获得创作灵感。当代著名作家梁斌创作的《红旗谱》则是直接取材于人民群众反压迫要革命的真实事件而创作完成的;天津时调的集大成者王毓宝,当年就是与工人一起同吃同劳动,才创作推出了《大红旗》《雨后花》《摔西瓜》《军民鱼水情》等优秀曲目;马三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那些脍炙人口的相声作品也都是从人民群众中来的,都是直接表演给人民群众听的;一代相声名家苏文茂曾说:“好的艺术家是观众给喂大的”,这话说得好,因为艺术家永远不会是温室里栽培出来的;京韵大鼓名家骆玉笙新中国成立后的作品也都是从人民中来的……这些艺术家的创作表演实践证明,优秀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和表演从来都是敞开的、是与人民群众须臾不可分离的,绝不是故步自封、闭门造车所能成就的。
作为一名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就应该向人民学习,用自己的作品向人民汇报。少数文艺工作者觉得艺术创作只是纯个体劳动,是表达和呈现自我的一种方式,“以人民为中心”嘴上说说可以,实则与自己无关。有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则总喜欢说自己经历已经很丰富了,并且见多识广,这是因为什么呢?说白了还是对自己过于盲目自信了,只是习惯于跟着感觉走,没有把人民群众的欢喜与好恶作为自己创作和表演的标准与圭臬。
如果一名文艺工作者只有阅历的累积,不能拜人民为师,不能奉行人民至上的信条,那么在纷至沓来的各种信息面前,就会手足无措,就会感到自己的经验派不上用场,哪怕需要做出的是并不复杂的判断,依旧会慌不择路,面对碎片化的信息无所适从。碎片化源自于多元,也源自原有评价体系的坍塌。在网络时代,这种趋势在形式上貌似很难避免,且凸显出的是个人生活的被动性和无力感。评判标准的多元化,以及传播平台的圈子化,造成美学趣味的巨大分野。自媒体空间里,排异性越来越强,共识性越来越小。不乏有人从自我经验出发,不在乎常识经验以及传统共识的入口与出口,各执一端的表达变得毫无节制。发帖跟帖都偏于情绪化,理性之光已经很难照射进一些人心灵的深处,映入我们眼帘的大多是波涌状的事物,动荡的、变幻的、潮汐般的景象,貌似壮观宏大,实则泥沙俱下。面对这种情况和现象,如果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表演和创作也随之“波涌而动荡”,那么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事实上是每一名文艺工作者在面对各种复杂局面时坚定信心、站稳脚跟、明辨是非的依据。
从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到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其实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时刻以人民为中心,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精神,抵制浮躁与急功近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以为人民不懂得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从人民大众那里获得灵感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都有内心的冲突和忧伤。真实的人物是千姿百态的,要用心用情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物,从人民的实践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有这样一种体会,那就是生活无疑是创作的基础,而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创作为何需要以人民为中心?一定能说出许多理由,而笔者的理由是,只有充分明辨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的鱼水关系,和人民打成一片,才能使一个艺术家抑或一名文艺工作者在懂得谦逊、远离狂妄的同时,创作出真正顺应时代要求、呼应人民需求的好作品来。
(作者:狄青,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天津市委《支部生活》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