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正文

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注意的五个问题

2019-04-04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杨虎 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党在新时代里全新的伟大历史任务,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最终实现让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复兴之梦。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长期奋斗,我们国家的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硬实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有些方面还走在了世界前列,发展的速度和成就,改变的深度和广度,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和“点赞”。作为一个“旧邦新命”的大国,中国再次崛起、全面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让当代的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备受鼓舞,无比自豪。

  但我们也知道,决定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强大、是否具有积极世界影响力的因素,除了显在的“硬实力”以外,文化这种潜在的“软实力”更为重要,甚至是一种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进一步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说到底,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又特别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回顾历史,就会发现,近代以来,由于国势衰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等现实问题的存在,中国这个从来没有过文化自卑感的国家,面对现代化的世界潮流,出现了严重的包括文化危机在内的社会危机,文化危机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文化自卑和对传统文化的自暴自弃。大致梳理一下,可以看出,近代以来,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态度,经历了“看不起、看不到、看不懂”的尴尬历程。但在现实中,我们仍发现,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是我们向外传播中国“软实力”的主体内容,仍是建设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坚强基石。因此,在“文化自信”思想引领下进行伟大的“文化建设”,将是各项伟大工程中的重中之重。

  在实践层面,笔者认为,对于身处新时代的中国人来说,要切实做到、做好“文化自信”,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和引领,努力做到并做好文化自知、文化借鉴、文化反省、文化创造、文化馈赠。

 

  文化自知

  文化自知,即要看得懂自己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正确、全面地了解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在此基础上,带着一种“温情与敬意”,坚定地认为,我们的优秀文化是有价值的,由此而树立必要的文化自尊。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这应该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根本。如果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一无所知,或者所知甚少,甚至是所知有偏颇、有错误,那么所谓的“文化自信”就只能是文化无知、文化虚骄。

  如何正确、全面地了解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纵向来看,有三方面的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都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全面了解。从学习的对象来看,既包括书本上、课堂上的文化,更包括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前者要求我们读万卷书,尤其要熟读经典,加强理论学习,后者则要求我们行万里路,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按照梁漱溟先生的观点,文化就是人们生活的样法,我们要切实了解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状况,后者尤其不可或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要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气。”这一点,对于理论工作者而言,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

 

  文化借鉴

  文化借鉴,即在承认自己的文化有价值的同时,也尊重别人,放眼看世界,虚心、积极地汲取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文化自信绝不等同于文化自闭,拒绝学习别人只会走上封闭僵化的老路。费孝通先生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理念,即各个国家和民族都自知、自尊、自美自己的文化,同时也以和平开放的态度了解、尊重、欣赏别人的文化,厚此而不薄彼,交流融合,就会形成和谐、美满的大同世界。

  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指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汲取临近社会集团的经验。”陈寅恪先生有一个重要的论断,唐代的崛兴,盛唐气象的形成,与当时南北文化的深度融合息息相关:“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代中后期最高统治者的“天朝上国”心态和闭关锁国政策,直接导致了清代的盛极而衰。

  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力的推动下,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与变革,在文化上,则开启了“西学东渐”的进程,最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今天看来,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种最科学、最先进的西学思想的传入和中国化,让中国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今天,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绝不能否定自我,全盘西化,更没有理由孤芳自赏,拒绝交流,比较中允的态度,应该是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学习、借鉴、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取精用宏,洋为中用。

 

  文化反省

  文化反省,即通过文化自知、文化借鉴,深入分析、反省自己的文化,爱而知其丑,勇于承认、正视、改进自己的不足。辩证法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文化也是如此,既有精华和神奇,也有糟粕与腐朽,我们应该区别对待。比如,传承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但其中也有明显的缺点,比如缺乏实证科学和民主传统。传统文化也有很多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地方,必须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历史上我们曾经因为自我封闭、自我陶醉、自我膨胀的盲目自信和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的文化政策,导致文化乃至社会发展陷入重重危机。今天我们仍要高度警惕这样的文化心理。同时,我们还要警惕并避免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自近代以来对自己固有文化的轻视、否定与破坏,甚至给传统文化贴上无用、没落、反动的标签,最终导致传统文化的边缘化以及文化传承的断层。与此相伴的,则是对外来文化的过度推崇,认为凡是外来的就一定是好的,就一定是优于我们固有的,甚至主动用外来文化的视角和标准来评判、裁量自己的文化,这必然会导致文化心理上的“崇洋媚外”,加深文化自卑感。这种情况,曾经在当代大学教育的改革发展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此外,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科技、文艺、出版等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高水平、高质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产品的数量仍显不足。以笔者从事的出版研究为例,版权贸易情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指标之一,近二十年来中国的版权贸易整体上呈逐步增长趋势,图书版权逆差逐年缩小,引进/输出比已经从2001年的12.63比1,下降为2017年的1.61比1。版权输出方面,经典版权贸易案例逐年增多,如《狼图腾》及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著名作家的作品版权输出都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但从整体来看,中国版权输出的图书种类仍然很有限,目前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气功、保健、中医、餐饮图书居多。与欧美、日本等出版发达国家层出不穷,反映新思想、新学说、新发现的优秀出版物相比,我们出版物的世界影响力还有一定的差距。

 

  文化创造

  文化自信的根本保证和坚强基石是能源源不断地推出优秀的文化产品,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来自于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品,没有或者缺乏这样的产品,文化自信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一言以蔽之,得拿当代中国人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来说话。

  一方面,我们应该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扎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守正创新,在各个领域不断推出更多既能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又符合时代要求、民众所需、世界潮流的当代文化产品,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另一方面,根据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的观点,除了物质、精神、制度层面的文化产品以外,还得通过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途径,努力培育出新时代的新国民,让“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高尚其道德,美好其形象”成为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自觉追求和独特气质,用良好的国民素质和形象赢得世人自发的尊重。

 

  文化馈赠

  文化馈赠,这是袁行霈先生1998年在北京大学举办的汉学研究国际会议上提出的重要概念。袁先生解释说:“文化的馈赠是极富活力和魅力的文明创新活动,各个民族既把自己的好东西馈赠给别人,也乐意接受别人的馈赠。馈赠的态度是彼此尊重,尊重别人的选择,绝不强加于人。馈赠和接受的过程是取长补短、融会贯通。馈赠和接受的结果是多种文明互相交融、共同发展,以形成全球多元文明的高度繁荣。”

  按照笔者的理解,在我们以“拿来主义”“洋为中用”的前提下,接受外来优秀文化的馈赠时,我们也得持续主动“走出去”,以平和、开放、友好、不卑不亢的心态和方式,将自己最优秀的文化成果介绍、推荐、赠送给别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中国形象。这不是强制性的文化输出,也不是纯粹功利性的产品贸易,而是一种从“独乐乐”到“众乐乐”的文化互惠活动,这样的态度和做法,能为构建新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为深远的贡献。

  《诗经·大雅·文王》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其意有二:一是周虽然只是一个古老的邦国,但她在得到上天的护佑后就焕发出了全新的气象。二是周虽然只是一个古老的邦国,但使命却在于革新。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国家,经历过多少艰难困苦、民族危机,但其文化从来没有中断过,这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在今天也一样,虽然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发展道路上的问题也不少,但只要保持定力,守正创新,就一定能够迎来光明的前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拥有了文化自信和文化实力的中国人,必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天地之间描画出最美好、最壮阔的文化图景。这既是我们美好的梦想,也是我们光荣的使命!

 

  (作者:杨虎,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代出版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延伸阅读:

  文化自信与正确的历史观(张德祥)

  李屹:40年,文化自信筑基文艺高峰

  构建中国本土文艺理论话语体系

  两会声音|侯光明:增强文化自信,加快推进中国电影学派构建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