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正文

从“读图时代”到“听觉文化”

2017-12-04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敦 收藏

  这些年,“读图时代”的说法深入人心,大家对视觉的重视无以复加。但笔者作为“听觉文化研究”在国内的拓殖者,想问一句:如果我要把您电脑里的声卡拔走,您会不会让我拔?我想您的回答是“不会”,因为声音很重要——为什么很重要?怎样重要?这就值得研究。

  在中西方的文化谱系里,从毕达哥拉斯的“比例”、柏拉图的“理念”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从我国的《乐记》《乐论》到《毛诗大序》,都能发现有关听觉感受的丰富话语和深层知识脉络,有待于进行跨学科的发掘、整合及再思考。特别是当全球各地文化次第经历了现代化转型并迈向后现代社会的时候,视野越来越广阔的当代人文研究学界终于意识到“听觉”课题的重要。这会给学术文化界带来什么?结果之一,就是召开像这次“听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南开大学,2017.11.11-12)这样的国际学术盛会;结果之二,就是对“听觉文化”的深层关注正式浮出水面,成为被人文学界各个领域的学者,甚至大众文化所瞩目的新兴知识领域。

  我们的人文研究学界曾在十多年前遭遇了“视觉”课题,造就了“读图时代”以及对“视觉文化”的研究。“听觉文化研究”,顾名思义,是对与听觉、声音有关的文化问题所做的研究。它是跨学科的,考察比音乐艺术的范围更加广阔的声音、听觉文化课题。继“视觉文化研究”兴起之后,听觉文化研究再度从感官问题复杂的文化属性出发,将文艺美学、音乐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史、技术史、文化研究和艺术哲学、影视文化、流行文化研究等学科交叉在一起,再度拓展自“读图时代”以来的人文研究视野。

  从国内来看,除了笔者从2011年起开始进行听觉文化研究在国内的理论话语拓殖工作之外,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涉足听觉性议题,渐成星火燎原之势。“听觉叙事研究”“音乐符号学”“声音的政治”分析等方向的研究都有所突破。从国际上看,欧美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声音景观”“声学生态”的表述,2000年以后,西方的听觉性人文研究已经具备一定规模。2009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举办了“对倾听的思考:人文科学的听觉转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欧美一些大学里也出现了以“Sound Studies”来冠名的研究和教学机构。

  可以说,今天的人文研究如果回避了从听觉、声音入手来思考社会、历史、文化、科技等的研究维度,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立体、全面、丰富的。为了勘查听觉文化研究领地日益增长的未知“地貌”,就要对事关听觉性问题的各种话语资源进行有效地梳理、盘点、诠释。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探讨:符号与意义问题;声音与听觉的概念问题;听觉文化与现代化转型;音乐范式及其变迁等等。然而,尽管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从各自领域(文艺理论、文化研究、文化批评、哲学、历史、叙事学、符号学等)对听觉性问题生发了兴趣,但学界对听觉性话语自身轮廓的梳理和建构仍付阙如,当不同领域学者在讨论相同的听觉性议题时,却似讲着不同事情。必要的研究话语基础不存在,无法推进对听觉性问题的全面深入讨论。所以,将听觉维度更加立体、系统、全面地引入我们对人文研究的思考,并且期待听觉文化研究能够给予人文研究丰厚的回馈,就是主办方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上海美学学会、天津美学学会和协办方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声音艺术工作委员会、中国录音师协会电影录制专业委员会的初衷:通过这次会议召开,希望为国际听觉文化研究界,贡献一面来自中文语境里的,提供中国听觉经验的镜子。

  不论从主办方和协办方的多元性质,还是从70余名与会者来自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和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不同文化、学科背景来看,这次会议的丰富与多元特征都很明显,外来的话语与中国的经验得到了接触、碰撞、交融。从论文分组讨论问题的精心设定来看,国际间的“理论旅行”和各种学科话语之间的张力与互补呈现得尤为鲜活。会议分为“中外听觉文化理论及其延展”“媒介与听觉文化研究”“文艺作品与文化现象中的声音研究”三个分会场,论题涉及听觉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听觉或声音史研究、“声音”“听觉”“噪音”“寂静”等关键词研究、中外听觉文化理论与相关作品研究、技术与听觉文化研究、音乐理论与音乐作品研究、听觉研究与文化产业、声音美学与声音政治、电影中的声音研究等,丰富多彩的问题折射出思想的活跃和广阔。会议提交的论文题目精彩纷呈:《“直播间迪斯科”的广场幻觉:“喊麦”的声音政治》《“空中”的权力之声——防空警报的声音政治研究》《张园的演说:清末民初上海公共空间的听觉文化研究》《“秘密的烦躁”:新感觉派作家笔下的声音叙事》……在讨论中,学者们打通了音乐学、音乐史、艺术哲学、文化研究、文化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在话语体系上的畛域。作为审美和文化现象的听觉形态与艺术不再仅仅是音乐创作论、欣赏论的研究对象,而是可以放到广阔的现代文化研究领域里去展开多层次思考。

  在这次开风气的“听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面对貌似共同的声音、听觉体验,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其思维方式和所受的学术训练、话语资源之多样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成为会议的亮点,这也是听觉文化研究“初级阶段”的特征。大家一方面渴望从别人的领域里面得到启迪,另一方面又不禁要建构和捍卫自身学科领域对于听觉、声音议题的解释权,造成了张力与互补性交错纷杂的局面。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能够用来展开有效讨论的话语框架体系仍然匮乏,需要通过深入的思考,逐渐把话语体系延展、构建出来。这样的活力、动态与交错感,恰恰是听觉文化研究进一步走向繁荣的标志和前提。我们有理由展望,听觉文化研究在整合了以“听觉转向”为标志的人文研究新范式框架之后,会得到更大发展,能对现当代社会文化进行“耳聪”兼“目明”的描述和研判。

  (文/王敦)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读图时代”开拓文学研究新领域

      图像时代造型艺术的困扰与重返(尚辉)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