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获得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30年中,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走出了一条清晰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理论工作者稳扎稳打,步步推进,不断将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引向深入,为我们留下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体系基本形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在对诸多前沿性问题的关注中,显现出了她的持久的魅力。然而,成绩不能掩盖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的不断进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在笔者看来,改革开放30年,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大体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经典理论研究阶段、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阶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反思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梳理与分析,总结与回顾过去,并为今后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提出些许意见。
一
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渐深入,文艺理论界有足够的条件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行进一步整理、翻译、介绍、评论和出版。这些工作既有利于纠正此前理解上的某些片面、失误或错误,又有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还为普及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的梳理与研究,主要集中于上世纪80年代,这是在引进大量西方文艺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我国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获得丰硕成果的时期。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给我国的学术研究带来了良好机遇,整理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理论著作成为当时学人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形成了一批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经典作品的选著或选读作品。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后多次再版)、《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纪怀民、陆贵山、周忠厚、蒋培坤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和美学》(杨柄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文艺论著选读》(江苏五院校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选读》(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文艺研究〉编辑部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刘庆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等,这些著作的出版,对普及马克思主义文艺经典理论,促进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的理解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80年代中期,随着大量西方文艺理论论著的引入,一批国外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著作被介绍进来,一些重要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家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在这一阶段,翻译出版的国外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著作主要有《马克思和世界文学》(柏拉威尔著,梅绍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出版)、《马克思论艺术和社会理想》(里夫希茨著,吴元迈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问题》(乔·米·弗里德连杰尔著,郭值京、雪原、程代熙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出版)、《列宁文艺思想论集》(董立武、张耳编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出版)、《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陆梅林选编,漓江出版社1988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与艺术》(梅·所罗门编,杜章智、王以铸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现代美学新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精选》(董学文、荣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等,翻译和介绍了苏联的文艺理论以及普列汉诺夫、葛兰西、卢卡契、阿尔都塞、萨特等国外理论家的著作。这些著作对于把握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有助于中国学者了解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中国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专著出版。随着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整理、翻译、介绍的加深,我国学者以此为基础,开始了更加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他们围绕着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要命题和对一些文艺现象的看法,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并出版了一大批研究著作。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马克思哲学美学思想论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马列文论百题》编辑委员会主编的《马列文论百题》(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蔡仪等著的《马克思哲学美学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董学文的《马克思与美学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蔡仪等著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论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出版)、陈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史稿》(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吕德申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李衍柱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出版)、狄其骢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出版)、赵宪章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基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陈涌的《在新时期面前》(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陆梅林、龚依群、吕德申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李中一的《马克思恩格斯文艺学体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著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年出版)、李衍柱、林保全、潘必新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与传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王善忠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出版)等等,这些都是新时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方面颇有影响的著作,显示出中国学者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与此相适应,在这一阶段,一些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辑刊也开始出现,主要有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文艺研究所编辑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主编的《马列文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编的《美学论丛》、刘纲纪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等,这些丛刊发表了不少研究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章,为深入研究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这些辑刊大部分仍然存在,并已经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成果最重要的发表园地。
总之,在这一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引领下逐渐活跃起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一开始就十分重视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讨论,并思考着如何理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为了探索文艺学美学新的研究方法,还引发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研究方法论的热烈讨论。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文艺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文艺的本质、文艺的作用、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典型与现实主义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关系,以及艺术与人性、艺术与异化、艺术与人道主义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都得到了专门的研究与探讨。在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概念、基本原理、重要理论命题和对文艺现象的理解方面,这些专题研究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许多研究者还针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理解进行了辨析,纠正了一些错误,发表不少理论创见。经过这些问题的研究,既加深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认识,也为建设适应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奠定了基础。
二
有了80年代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广泛研究,进入90年代以后直至上世纪末,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已有的学术创获与理论研究,增强了中国学者的理论自信与理论创新的勇气,为建构当代形态的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同时通过对邓小平、江泽民等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总结,并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成果,在这一阶段,中国学者有了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自觉意识,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文艺理论思想,形成了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上一个颇为壮观的理论盛象。
首先,除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研究外,这一阶段还深入研究和阐发了邓小平、江泽民的文艺思想,涌现出了诸如《邓小平文艺思想研究》(杨炳忠、刘江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年出版)、《邓小平文化思想研究》(戴诗炜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理解与阐释——学习〈邓小平与文艺〉》(刘清惠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论邓小平的文艺思想》(马龙潜等著,北京出版社1994年出版)、《邓小平文艺思想论稿》(牟豪戎、黄应寿主编,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邓小平文艺理论读本》(涂途、吴开英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出版)、《邓小平文艺思想核心论》(赵晓光著,京华出版社2000年出版)、《春润文心——邓小平文艺理论科学体系》(陈飞龙、刘永明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年出版)等研究著作,着重研究了邓小平、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及其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指导意义。
其次,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介绍在这一阶段达到了高潮。这其中的重要收获就是由徐崇温主编、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本丛书几乎横跨整个90年代,分四批出版(第一批1989年出版,第四批1997年出版),共有42部著作。这套丛书不仅大量译介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重要著作,而且还出版了包括冯宪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等在内的一大批国内学者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重要文献,这套丛书成为国内学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资源,直接影响了整个90年代以后国内学者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从而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向了高潮。除此之外,在这一阶段,还出现了朱立元主编的《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马驰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陆俊的《理想的界限——“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杨小滨的《否定的美学——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等其他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著作。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大大开阔了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理论视野,从而也使西方世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作为重要的理论资源,为中国学者所接受。
第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吸收了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的基础上,试图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成为这一阶段中国学人的伟大追求,产生了一批颇有理论建树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成果。这方面的代表著作主要有何国瑞主编的《艺术生产原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朱立元的《思考与探索——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出版)、李益荪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社会学原理》(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刘文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邢煦寰的《艺术掌握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出版)、谭好哲的《文艺与意识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李心峰的《元艺术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包忠文主编的《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董学文主编的《文艺学当代形态论——“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陆贵山、周忠厚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年出版)、王杰的《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庄锡华、董馨的《美育新思维——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人的美学生成》(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等等。
这些研究涉及文艺的上层建筑性质、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审美属性、艺术与政治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以及艺术反映论、艺术本体论、艺术价值论、艺术主体性、艺术的作用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富有成效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又有创新意识的观点,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做出了贡献。像何国瑞的“艺术生产”理论、钱中文、王元穰、童庆炳等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与“文学审美反映论”、陆贵山的宏观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理论、董学文“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等,都成为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
三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上世纪末,虽然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获得了重要的成就,但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如文艺理论脱离艺术实践和艺术实际,热衷于概念游戏、空洞命题的演绎和体系建构,所谓的新术语、新命题或新体系缺乏实质上的创新;缺乏问题意识,不加分析地、盲目地照搬外国的理论资源,结果在激情的理论转译、转述中,忽视了中国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的实际问题;理论的时尚化和市场化,理论参与市场、媒体的炒作,缺乏对文艺实践和文艺理论自身问题的关注;不能全面而系统的掌握马克思主义,仅满足于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寻章摘句,导致无谓的重复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探讨的不断深入,许多学者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试图建构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并没有形成,许多过去已经探讨的问题,认为已经说清的东西,现在发现有些并没有说清,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还主要是一个空架子,缺乏实际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可以这样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已由过去的重理论建构走向了理论的清理与反思阶段,出现了许多反思性的理论文章。如,季水河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问题的反思(见季水河《百年反思: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问题》,《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建构实践与历史反思——论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马克思主要文艺理论研究》,《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2期等),童庆炳、董学文等关于文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学术争论等(许多学者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这场争论,详情可参见《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以及其他相关文章),这些都反映出学者们开始有了冷静的学术态度、批判的立场与进入自我反思的理论意识。
反思意味着对话,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走出自我封闭的研究圈子,而更多地关注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的整体成就与理论局限。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一些颇有成就和威望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由于年龄原因开始逐渐离开理论研究工作,一些富有朝气与活力的中青年学者开始进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主阵地,这些都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更好地进行理论反思创造了条件。与以往学者们主要进行“理论”研究的研究范式有所区别,中青年学者则更多地将理论的视角引向当下的现实,关注理论与现实的关系。他们更重视“问题研究”而不是“概念研究”,更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当下文艺现象与文艺实践的指导意义。
时代发生着变化,应该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全球化、技术化、网络化引起的社会形态的深刻变化,反映到文艺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现象。文化研究的兴起、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艺术的娱乐化、网络写作的倍受关注、艺术消费的现代意识、底层写作的重新崛起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系统阐释,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果不能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突出“问题研究”,那么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很难真正走进新时代的。过去的研究成果针对于过去的问题,有着时代的局限,新的问题正在呼唤新的理论成果的出现,这是需要中青年学者的睿识与理论思考才能完成的。今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迫切需要研究当下现实与当下问题,从近两年国内召开的几次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术会议上,我们能够看出,这已经成为学者们的一种共识。2007年6月,上海召开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发展:中国与西方”国际学术研讨会,8月“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10月在山东聊城召开的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24届年会的会议主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2008年6月,北京大学召开了“新时期文学理论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会议对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反思,2008年10月在天津召开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11月,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25届年会在武汉召开,会议主题为“马克思主义文论与21世纪”,2008年12月,北京召开了“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30年全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从以上会议所传达出来的情况看(参见“中国文学网”相关会议的会议综述),人们越来越希望通过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能够走出新的路子,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成果,从而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反思还在继续,但在反思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过去理论的清理与重新思考,而更多的是看到了面对未来的希望。我相信,走过这30年的历程之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有望在反思的基础上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理论研究上不断突破,迎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又一个辉煌的发展阶段。
四
以上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30年发展所做的论述与判断,或许不尽科学,但总结过去,认识过去,目的在于更好地展望未来。我认为,过去30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成绩虽然斐然,然而,视野并不够开放,仍然有些缩手缩脚,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上,甚至今天也还有人愿意主观地将马克思主义划出固定的范围,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将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视为“非马”,搞圈子,搞斗争,这是不利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主义文论未来10年、30年的发展,如果不走一条真正开放的道路,是不会有出息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真正发展需要在开放中进行,作为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的我国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发展必须拥有一种开放的姿态,从各种封闭的圈子中走出来,从各种僵化的思想窠臼中走出来,走向现实,走向问题,走向新世界。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必须像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说的,要“研究现状”、要“研究历史”、要“学习国际的革命经验”。这里的“现状”就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着的中国的现实与世界的现实、中国的问题与世界的问题;这里的“历史”则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实践斗争的历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接受历史,以及中国文艺理论家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追求史、探讨史;这里的“国际的革命经验”则主要指马克思主义的及其之后西方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掘、发展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与革命经验。与中国学者理论探讨的空疏与局限相比,西方学者的片面的真理、切近问题的现实品性,是很值得中国学人学习与思考的。当然对于任何理论的把握最终都是为了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学习过去有助于我们扩大视野,有了广大的视野,也才能对当下的问题做出明确而清晰的判断,把准时代的脉搏,有的放矢,不隔靴搔痒,这样的理论才会是有意义的。
时代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要具有更大的生命力、阐释力,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这样也才能适应社会和审美的快速发展,才能有助于指导和阐释各种文艺实践活动,在社会主义文艺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在今后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中,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地位,又要积极地吸收其他文艺理论的有利资源,并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这些思想资源之间的关系,切实促进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健康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后现代的语境中,我们要拓展眼界,从现实出发,展开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全方位研究。在对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上,我们应该有两种态度:一是现实的态度,一是对话的态度。没有现实视角,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会走上绝路,陷入实际的失语境遇;没有对话,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样会走向绝路,陷入狭隘的主观的困境之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必须跟上时代,研究新的问题;既要加强与国外学者的对话,国内老中青三代学者之间的对话也要加强,这对走向开放的、有建设性的、充满活力的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简介:丁国旗(1968— ),河南荥阳人,文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秘书长、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外文论》执行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执行主编等。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文学基础理论研究。著有《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论艺术——承诺与守望》、《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史》等,编有《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改革与审美文化的转型》、《全球化与复数的“世界文学”》、《新中国文论研究60年》、《创新与对话——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社会》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