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正文

王馗:用良性的创作机制,造就时代的艺术经典

2017-07-14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馗 收藏

  《文化部“十三五”时期艺术创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颁布,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的中国艺术创作指出了方向。这个方向,既是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国家和文化部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等相关文件进行的短期设计,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而进行的中长期规划。因此,《规划》设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艺术生产机制更加健全,艺术创作更加繁荣,艺术评价体系更加完善,艺术人才队伍更加壮大,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面对这个艰巨而伟大、立足短期而又着眼长远的目标,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更加努力地适应并引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升。“出人”“出戏”一直以来是艺术创作成功的主要标志,在《规划》中,这一标志被表述得更加理性和充分,概括而言,即“出机制”“出队伍”“出作品”“出文化”。

  艺术创作是灵感与智慧并存、组织与创造相兼的特殊生产形式,艺术生产机制要尊重艺术发展规律,需要良性养成和实效作为。文艺理论名著《文心雕龙》开篇强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这是古今中外的艺术创作通则,也是文艺创作承载社会职责的首要前提。

  对于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而言,在组织引导艺术创作生产的时候,需要提供有效的资源和基础,需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创作主体的诉求,更需要全面把握艺术欣赏者和艺术生态环境中的审美诉求;对于创作者而言,需要个性化的艺术感悟,需要原创性的艺术激情,更需要将艺术视野始终深入到基层一线。因此,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既是艺术生产的源泉,也是艺术生产的归宿。《规划》明确要通过政策、经费、艺术指标和绩效考核等方式,来强化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是倾听人民心声、关注民生动向的重要举措,也是让艺术的源头活水能够长久灌注文艺创作的重要方式,更是避免艺术作品成为即时消费、不能持久与人民进行审美互动的前提。

  艺术人才是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的主体,并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优秀个体,实际包括了整个团队和相关艺术群体。艺术是个性化的创造,但一直需要群体传承和协作,艺术能够长久流播,则又要突破艺术创作者及其团队的范畴,获得更多社会群体的评判、协助。以戏曲为例,优秀的创作成果离不开优秀的演员和创作团队,还需要可相砥砺的评论者和观众的互动促进,这是戏曲文化生态不能或缺的要素。近年来连续推出的戏曲政策,广泛地针对戏曲名家、后继传承者、院团、戏曲教育、戏曲观众、演出空间等进行扶持保护,其中,“人”的培养是戏曲工作的落脚点。因此,艺术人才的壮大是艺术生态趋于活跃和良性的重要标志。《规划》列举的艺术发展主要指标中,仅戏剧表演类的人才队伍,就明确要求通过名家传戏方式来实现后继人才培养,通过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千人计划”来培养编剧、导演、音乐、舞美、评论等领域的骨干创作人才,选拔西部创作人才到国家院团驻团实践等,进一步凸显艺术创作团队的实力和水准,让行当有序、队伍齐整的艺术院团真正承担起艺术传承的重任,真正成为戏曲生态环境中具有创造力的活态艺术体。

  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国家已经打造了促进文艺创作的多项平台,如中国艺术节、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全国基层院团戏曲展演、中国京剧节、中国昆曲节、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剧(节)目展演等艺术演出的国家平台,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国家艺术基金、剧本扶持工程等推动精品创作的国家平台,这都是“出精品、攀高峰”的重要举措。

  必须看到,优秀艺术精品的创作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持续打磨和不断提高;优秀艺术精品的创作也不会是一个风格,而是百花齐放,风采各异。《规划》提出了与当前社会发展相关的三类重点创作主题:一为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青少年题材、军事题材等;二是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的创作选题;三是围绕国家重大时间节点以及反映党史国史军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开展的艺术创作。

  这些题材均是当前国家和社会最直接的反映,最值得艺术工作者挥洒热情,但也最容易让艺术创作流于简单化、粗疏化的政策宣传与劳模报告,这就要求现实题材的创作必须紧贴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酸辛,紧贴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走向与文化理想。唯有如此,作品才能以感人的艺术风貌真正回应时代的审美诉求,真正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品。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进程中,“文化”是重要的一项内容。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在这个时代中得到继承和弘扬,并且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式,融入当代“全方位的变革”和“史诗般的变化”中。这是一脉相承的文化传承的使命,艺术创作应该紧贴这一使命,努力在挖掘传统、保护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振兴传统,让优秀文化传统活在当下和未来。在中国各类型艺术中,戏曲、杂技、民族音乐舞蹈等不仅仅是传统技艺和艺术样式,能承载不断变化的时代内容,也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载体,可彰显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

  因此,在日新月异的现代中国,这些艺术样式最适合张扬传统文化的智慧光芒,比如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相续不断的戏曲工作,让中国戏曲独特的艺术体系在世界戏剧之林大放异彩,当前的戏曲剧种普查、名家传戏、像音像工程、基层院团展演、戏曲进校园、戏曲进农村、地方戏曲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等,都在促进传统戏曲转化为现代生活的重要内容。

  随着《规划》的颁布与实施,艺术创作工作将进入一个新阶段,这是文艺工作者新的事业机遇,也是新的工作挑战。相信在良性创作机制的推进下,随着人才队伍的代际传续和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演出,能够造就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典型,在中华文化复兴的继承中接力传统、走向未来。

  (作者:王馗,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曲研究所所长)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文化部“十三五”时期艺术创作规划

      中国画创作中笔墨结构的两度神化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