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美学的家国情怀
——美学与家国:中国美学高层论坛在京召开
12月17日,“美学与家国:中国美学高层论坛”在京召开。会议旨在推动中国美学研究的范式变革,并在更宏阔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下为美学寻找新的定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在“艺术的本意”演讲中谈到,艺术虽属有形之事,其意却不在形而下,而在形而之上维度,即高于形的精神维度。凡是值得尊敬的存在都具有精神性。艺术必须有能力把事物精神化,使事物成为值得尊敬的存在。中国礼乐之本皆为得天之道,艺术是人与存在的本真通达关系,在艺术态度中,人不以知识或经济的“对象”去对待事物,意识在“通灵状态”中与存在的精神性同处一个维度。他提出,以礼待人,以乐待物,乐山乐水,是人对待万物的伦理原则,同时也是美学原则。赵汀阳认为,天下概念提供了一种经验尺度,一个具有无限变化和无限延伸性的时空一体化尺度。成为经验尺度的天下不仅是世界,也是与人心共在的活物。心中有天下,经验就与天下共尺度。他由此提出:中国诗词书画不仅是时间性的展开,同时也是空间性的展开;山水画不仅是空间性的建构,同时也暗含时间性的动态焦点。传统中国山水画里的世界不是心外的“对象”,而是心在其中的家园。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法在“从中国之美的起源看美学成型于政治”的演讲中提出,劳动工具为美之源,只有在政治中升华为美,并由政治扩大到天道。以礼成美,精致之物在政治的神圣化中成为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陈望衡教授指出,中国的“家”概念影响广泛深远,其中于美学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美的观念源于家,爱家与爱国具有一体性,从审美家庭到审美天下等。“民胞物与”的观念将审美扩大到中国之外,有扩大到自然天地,前者体现为天下为公、天下和平的重要观念;后者体现为物人一家,生态和谐的观念。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刘成纪教授认为,新世纪以来,中国美学研究领域最值得注意的变化,莫过于打破了西方现代启蒙史观的桎梏,使美学从关注一般意义上的自由、艺术和人生问题,向国家制度、时空经验等宏大命题展开。这种变化为从美学角度解析中国传统政治礼仪制度、国家乃至天下观念提供了可能性,并因此使中国美学研究展现出新的样貌。近年来,学界关于中国美学的天下体系、朝廷模式、制度形态、美学与政治、美学与加过关系的讨论,均离不开这一学术范式转换的背景。同样,在西方,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美虽然因与自由的交互关系而成为现代解放性叙事的组成部分,但它也从个体自由问题转化为对现代文化、政治、国家的批判性重建问题。这种变化带动了现代形态的审美文化研究,同时也使西方柏拉图以来赋予美和艺术的国家、制度、政治特性,以新的方式得到继承和延续。这种变化为重新思考美学与政治、家国乃至天下的关系提供了契机。
刘成纪提出,自周公制礼作乐始,关于美和艺术的制度性建构就构成了中国传统的顶层设计,并生成一种“美治主义”色彩浓郁的国家观念。在传统中国,美和艺术的政治性,直接造成了中国传统政治的审美化。美不仅为现实政治涂上诗意的光晕,而且代表着国家制度设计的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柯平认为,古希腊人崇尚的“派德雅”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近似于中国传统的“人文化成”。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王杰认为,中国现代悲剧观念是中国美学研究必须解答的理论问题,有中国特色的“表达形式”,或者说具有民族风格的表述形式一直是许多美学论争的实质和关键所在。
(文/项江涛)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