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须构建的中国传统色彩理论体系
——2016中国传统色彩理论研讨会举办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2016中国传统色彩理论研讨会”日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研究所与社会专业机构的老中青三代色彩学人,而“中国传统色彩理论研讨会”也将以年会的形式持续举办下去,汇聚中国传统色彩研究的学术力量,让中国传统色彩所凝聚的古老东方智慧贡献于当代社会。
在研讨会上,关于中国传统色彩的各种理论、观点与见解,竞相呈现、彼此交融,充分显示出目前传统色彩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体现出当代色彩学人的独特思路与学术价值。会议研讨的内容包括色彩史论、颜色词、民间色彩、纺织印染、服饰色彩、器物色彩、色彩颜料及现代色彩应用等各个方面,体现出当代学者对于中国传统色彩研究的多元视角与丰富维度。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认为,一个与西方不同的色彩体系,正等待着我们去探究;一种根植于古老东方的色彩智慧,正等待我们去汲取。数千年以来,传统中国色彩经过历史上众多朝代的变迁,经历了许多时期的中外文化的遭遇、碰撞,在不断交流与融合中发展,从而成为独具魅力的色彩文化体系。作为民族视觉历史文化遗产记忆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中国色彩,研究起来却不那么容易。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所长宋建明认为,深入分析这个集物质与非物质为一的复杂混合体“传统中国色彩”,不难发现它是一个“说不清,理还乱”的话题。
如何建立中国的传统色彩理论的学科并进行研究,需要的是综合视野和学术合力,既要立足于各领域的专深研究,同时也要拥有一种理论建构的宏大关怀。“当然,我们也并不是一味地强调中国色彩的独特性,更不是以猎奇之笔尽情渲染其玄妙神秘。事实上,我们是要披沙沥金地去找寻那隐藏在无数色彩经验背后的理论结构,并将其提升为色彩原理认识,从而与西方色彩学进行基于原理层面的平等对话。构建中国传统色彩理论体系则应当成为我们当代学者的一种自觉意识与责任担当。”牛克诚说。
对于中国传统色彩理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连辑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处理好中西色彩学研究的关系,借鉴西方科学的色彩学完善的理论体系,让中国写意的色彩理论也有相应的写实性和科学性;二是处理好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让中国的色彩学研究更加包容、更加开放、更有科学的说服力;三是处理好中国传统色彩学理论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既交叉融会,又保持其自身的学术主体性;四是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努力建设有时代感、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色彩学理论。
(文/冯智军)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