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指出,文艺评论是讲方向、出精品、领风尚的有力抓手。文艺评论既要评文艺思潮、文艺现象,也要评文艺作品。思潮和现象是通过具体作品反映出来的,只有评价作品才能够贴得近、评得准。比如,《文汇报》经常推出一些针对热映影视剧的评论,有自己鲜明的观点,甚至给出尖锐的意见。文章的观点可能是一家之言,但像这样评论具体作品的做法值得提倡。要鼓励对具体作品开展建设性的评论,可以肯定,也可以批评,这对提高文艺创作水平有积极意义。
文艺理论评论工作与文艺创作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文艺事业的两个方面,文艺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着一个时代的风气。现阶段,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前进号角,而理论评论又指导和推动文艺创作,为文艺把脉,为文艺指出方向。故此,笔者认为,文艺评论者要在艺术评论质量和水平上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总之,文艺评论者要校准正确的方向。
方向是文艺作品的“魂”。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应该是把握时代节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有了这个“魂”,才能创造出精品,才能领导时代风尚,反之,如果丢掉了这个“魂”,做市场的奴隶,沾染上了了铜臭气,再好的文艺作品都是“毒品”,是“危险品”。
然而,遗憾的是,近年来文艺作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丢掉了方向这个“魂”,比如出现了低俗、庸俗甚至恶俗的作品,一些从业者单纯追求感官刺激,忘了所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有的“呲必中国”、污蔑英雄、抹黑历史、虚无党史;还有的崇洋媚外,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痛扁国产剧等等,作为文艺评论者,就要勇敢地站出来,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打磨好评论这一“利剑”,指出文艺作品里不堪和猥琐的、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者和堕落者。
方向正则“灵魂”清,“灵魂清”则行为端。处于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的中国,发展中的问题、快速成长的烦恼交织叠加,呈现错综复杂的状况。这些问题都会投射在文艺作品了,作为文艺评论者,只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本着对党的事业、国家前途、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握大局与大势这个文艺之魂,自觉运用发展思维和改革思路来全面认识现实,客观反映问题,以鲜明导的评论来凝聚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之年,在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时刻,文艺不能缺席,文艺评论者更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积极投身其中,校准文艺作品的“魂”,为文艺掌好“舵”,把好“砣” ,方不辜负时代的重托。
刘奇葆部长说“文艺评论是讲方向、出精品、领风尚的有力抓手。”诚哉斯言。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