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正文

打造文艺理论和评论的中国学派

2015-12-08 阅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毛莉 收藏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发表一周年。此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在讲话和《意见》的指引下,中国文艺研究、文学创作、文学艺术发展迎来了新的时代。

  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伟大旗帜下,如何构建当代中国文论的新话语体系?10月13—14日,第二届“当代中国文论:反思与重构”高级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扬州举行。来自全国文论界和批评界的名家汇聚一堂,深入探讨关涉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往何处去的诸多重大问题。

会议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杨崇海/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会长、《中国文学批评》主编张江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出席会议并致辞。

  从中国实践出发构建中国文学理论体系

  只有以刮骨疗伤的勇气直面弊病,文学理论批评事业才能健康发展。张江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了当前文学研究的一大弊端——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严重脱节。从文学理论角度看有两种不良倾向:理论脱离文学实践、背离文本,理论变成自说自话的独白;用现成的理论模式篡改、瓦解、重置文本以证明理论。从文学批评角度看也存在两种令人忧虑的倾向:批评家没有自己的文本实践和经验,简单用理论裁定文本;批评缺乏形而上的理论支撑,沦为印象式的感受。

  “理论应该是批评的理论,批评应该是理论的批评。”张江强调,中国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必须走理论与批评融合的道路,以批评见证理论,以理论支撑批评。文本是理论和批评的核心,不敢面对当下的、现实的、活生生的文本,理论和批评就没有前途。张江呼吁文学研究界努力把文学理论建设从当前以理论为中心的局面转变到以文本为中心、以当下文本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要根据中国文学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文学实践构建中国文学理论体系。

  高翔在致辞中强调,中国学界要做有思想的学问,没有思想的学术成果,在学术历史上就是昙花一现。没有对历史进步、人类探索有开拓性价值的理论原创性成果,中国学术就没有尊严,也没有资格和能力与国际主流学界展开平等、有尊严的对话。高翔同时指出,中国学术必须说中国话,要打破对西方理论的盲目崇拜和迷信,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勇于提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多年来倡导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也将努力推动文学界打造文艺理论和评论的中国学派。

  张江与高翔的讲话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强烈共鸣。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王宁表示,文学和文化理论在西方处于式微状态时,西方学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希望从西方以外的地方找到出路。张江与美国理论家米勒的对话树立了一个典范:中国文学批评开始在国际文论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它不满足于仅仅在实践中印证西方现有的文学批评理论是否有效,而更是旨在通过对之的质疑和讨论提出中国批评家的理论建构。

  文学理论与批评要面向时代

  在当今中国的学术语境下,文学理论与批评究竟何为?这是在思考文学理论与批评关系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立元表示,今天的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建设肩负重大的时代使命,它不仅在于理论本身的发展、建设与创新,更要以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己任。

  在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徐放鸣看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积极发挥作用,应当成为当今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最高价值追求。

  “文学理论与批评不能成为象牙塔中的学问。”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姚文放提出,文学研究要突出实践性、当下性与现场感。他特别强调了文学批评的社会潜能和现实价值,认为其“顺应当今文学创新、文化实践乃至社会发展的潮流,在今天大有可为”。

  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高楠建议,为更好促进文学理论与文学关系的协调,当前以认识论为主体的文学理论应向以实践论为主体的文学理论做适当调整。经过如此建构,理论能够走出观念理论的自洽性,敞开面向广阔的实践。他进而提出,我们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如果离开了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就会失去意义。

  “没有对社会的参与和贡献,理论就是苍白的。”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周宪表示,文艺理论工作者不能仅把研究工作当做个人的兴趣、爱好,而应意识到这个伟大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作为文艺理论工作者,应不断引领社会审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风向,为民众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作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平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提出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对美学的强调具有重要意义。”高建平说,这反映了时代的需求。当前更迫切呼唤文学艺术的精品,而美学在其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

  文艺批评褒贬甄别功能弱化,缺乏战斗力、说服力,不利于文艺的健康发展。与会学者就如何打磨好批评的“利器”阐述了各自的看法。

  “当今许多所谓的评论家是那种站在犀牛背上觅食的寄生鸟。”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丁帆对当前文艺评论中的种种弊病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丁帆认为,一个没有多元批评的文坛是一个行将没落的文化界面,重拾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才是文化与文学批评的首要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认为,当前的文艺批评存在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在他看来,好的文学批评应该是尖锐有锋芒的,但它必须对文学负责、对家国道义负责。

  “文学批评的责任是对优秀作品说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说,如果文学批评不能发现优秀的作品,不能阐释当代中国文学的价值,不能将优秀的作品经典化,文学批评就丧失了最重要的功能。

  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南帆重审了审美对文学批评的意义。他认为,审美重视感性、形象、细节、日常生活、底层人物,拥有独特的视野和价值观念,在文学批评中应恢复文化研究出现以来消失的审美的作用。

  在谈到加强批评中伦理要素的必要性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提出,伦理维度关注的是弱势群体的感情、利益如何得到照顾,最终关涉的是社会公正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党圣元以中国传统诗文评为切入口探讨了文学批评建设的路径。“如何在密切接触文学实践的基础上,不丢弃传统诗文评的当局者态度,又保持一定旁观者的距离,是值得思考的。”

  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中国学界应立足当代中国国情,立足当代中国文学实践,积极打造彰显民族精神、散发民族气息的中国文艺理论和批评体系。惟其如此,中国文艺理论和批评才能更好指导中国文学的发展。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主办,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文化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承办。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