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理论探索>正文

意象经营意境生(胡经之)

2021-01-12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胡经之 收藏

  我对艺术意境论的关注,乃始于1983年读了伍蠡甫的书稿《中国画论研究》后引发了我的兴趣。那年,复旦大学的伍蠡甫先生把这部书稿寄给了他的老友朱光潜,希望能收入《北京大学文艺美学丛书》。朱先生把这部书稿交给我和编辑江溶,并要我为此书写一篇评论,向社会推广。此书在1983年7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下就印了四万册。我认认真真拜读了这部书稿,然后遵朱先生所嘱,写了一篇《学贯中西艺论精》的评论,在《光明日报》(1984年8月2日)发表了。伍蠡甫的这部书稿,中心议题就是研究中国画中的意境创造,力持意境领先,笔墨随后之说。依伍老之见,意境的创造乃是中国画的主题,应该发扬光大,持续推进。伍老此书,影响甚广。出书后不久,我和钱中文等去扬州开会,在扬州师院任教的佛雏先生特携《王国维诗学研究》书稿来访,希望也像《中国画论研究》一样收入北大的丛书。我在扬州当即通读了书稿,觉得对王国维的意境论有较深入的探索,便立即带回北大,很快就出版了。

伍蠡甫《中国画论研究》

  受伍老等的启发,我对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境作了些探索。1989年,在我的《文艺美学》一书中,有一章专论意境,视意境为艺术本体。2006年,我和李健合著的《中国古典文艺学》对意境作了进一步的阐发。此次读了周子牛的《中国画意境论》书稿,深得启示,促使我对艺术的意境有了更多的思考:一是艺术意境的特征究竟何在?二是艺术意境如何方能创构?三是艺术意境论在当代还有什么价值?我以诗画为例,略作阐释。

胡经之《文艺美学》

  一、意境的特征

  意境和境界有别,不能混为一谈。周子牛的《中国画意境论》一书开始就把意境和境界作了区分,意境是心中的内在,属意识形态,而境界乃是人生在世的实在状态,不属于意识形态。这区分很重要,避免把意识和存在、虚在和实在相混淆。人生在世,每个人的实际生活状态本身就有所不同,人生境界有别。冯友兰、唐君毅、梁漱溟等哲学家都是先从人生境界说起,然后才进入艺术意境的探索。宗白华、张世英(点击查看《中国文艺评论》名家专访)等美学家对艺术意境作了深入探讨。艺术意境是在人生境界的基础上实现的精神上的提升,由心内之意和心内之境相融合而成。作家艺术家对自己的人生状态有所体验和感悟,经由意象经营,创构出了胸中意境,然后又经意匠经营,用笔墨把这胸中意境体现出来。艺术意境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超越,反过来,又对生活产生影响,提升人生境界。依鲁迅之见,所谓美术(文学和艺术的总体),就是用“思理”来美化天物,生活中所见的天地自然进入文学艺术,都已经“思理”加工,进行了美化,所以齐白石才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齐白石《鳞桥烟柳图》纸本水墨设色 中国美术馆藏

  人生境界是中国古典哲学所探索的重心,而艺术意境的探索,却是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应有课题。那么,艺术的意境究竟有什么特征?

  首先,意境的特征表现在:情景交融,意与境浑。中国古典诗歌理论中,意境论在唐代已经成熟。唐诗的成就十分辉煌,“诗至唐人七言绝句,尽善尽美”([清]宋荦《漫堂说诗》)。伴随着唐诗的辉煌,诗论也甚为精彩。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中这样说道:“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说的意境,其实就是情意和境界的融洽结合。情意和境界的结合方式不同,就生成了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我和周振甫的解读一样,情境着重的是抒情,偏重于“娱乐愁怨”的感情,而意境着重的是言志,偏重于表达“意向”或“志向”。而物境着重的是状物,在这里是说的山水。山水诗就是把情意和山水之境结合,创构出山水境象。这三境,后人都概括简化为意境,这广义的“意”,涵盖了知、情、意,这是广义的意境。而物境、情境、意境(狭义)乃是广义意境的进一步细分。

  这里所说的物境,在唐代还只是专指创构的山水意境,但后来进而拓展为事境、人境,山水之外,草木虫鱼等物、鸟兽林花等物象,均入意境。我的深圳老友王子武擅长人物画,他画的曹雪芹、齐白石、鲁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早已蜚声中外。1997年,他知道我的生肖属鸡,灵机一动,在我生日时特为我画了一幅《雄鸡一唱天下白》,就创构了一绝妙的意境。一只雄鸡站在山巅的石岩上,驻足欲啼,背后是一片广阔的天空,展示的是深远的意境,寄寓了他一片深厚的友情,令人难忘。他在20世纪70年代所绘的《关中道上》,创构了另一种意境:秋高气爽,远空鸟飞,三匹骏马,一辆粮车,两个老农,高坐粮堆,欢笑疾驰,一派丰收时节关中老农喜送公粮的事境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俩曾在长江轮船上共度三天好时光,这是他第一次去长江三峡写生。人生难得,我们得以在江轮上畅谈中国画的“尽精微,致广大”,就涉及到了意境。

王子武《白石老人》(来源:雅昌艺术网)

  情境交融、意与境浑,这是艺术意境最明显的特征,我们较易感受得到,容易理解。但对艺术意境的理解不能满足于此,仍需作进一步理解,那就是:艺术意境还具有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的特征。

  所谓虚实相生,在中国画中,就是画出来的实象(有形之象)和没有画出来的虚象(无形之象)相互生发而创构出来的艺术意境,从而拓展了审美的空间,这就是古人所云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笪重光《画鉴》)。元代画家黄公望所作的《富春山居图》中所画的是富春山,这一实象乃有形之象,但画中的空白乃是一片无形之象,是并未在画中呈现的虚象。这引发了明代画家董其昌的高度赞扬:“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他从画中领悟到了虚实相生的妙境,仿佛从富春山这一丘,看到了中华五岳,祖国河山尽显其中。我看到此画时,直觉感受到的不仅是那连绵不断的富春山,而且还有滔滔不绝的富春江,山水相连,情思通融,引发了我过去的审美体验。2009年,在刘彦顺的精心安排下,我和王元骧、张法、李健,还有上海的吴中杰、陈伯海等畅游富春江,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欣赏那幅《富春山居图》时,我在富春江亲历的境象也就被唤起,融入其中。

黄公望《丹崖玉树图》轴 元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画之所以要创构虚实相生的境象,并非要去追寻那虚象,“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宋]范晞文《对床夜语》),而是为了追求更深远的意义,即所谓“象外之旨”“象外之韵”“象外之意”。古人说得好“象外象中,随意皆得”([明]王夫之《明诗评选》),“妙在象外”(王士祯语)。苏轼十分赞赏文同的画:“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题文与可墨竹》)。画中虽然只有有形之象“木石”,但在象外之象中,却能呈现出“荒怪”的景象。元代画家倪云林,出身无锡的豪门望族,家道中落,沉闷不乐,时常“浮游湖山间”。他的画,“浪沙溪石,随转随注,出乎自然,而一段空灵清润之气,冷冷逼人”(《大涤子题画诗跋》),后人称之为“使人意远”。倪云林自称:“余之竹聊以写胸中之逸气耳”(《答张藻仲书》)。

  我很看重艺术意境的虚实相生、象外之意这一特征。我的《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书中,第八章就专论艺术意境,我一直把意境看作中国古典艺术所追求的理想的本体,而意象只是创构意境的基本元素。从“观物取象”,经“立象尽意”,再到“境生象外”,艺术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营造意境。在论意境此章,其中有一节就是《虚实相生取境美》。200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面向新世纪的语文教材,就把这一节收到《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中,传介到了中学。我的意向是要阐明,我们平常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事理即象外之意,只有通过虚实相生的意境才能呈现。我特别推重清人叶燮所言:“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又安在诗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又安在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也”(《原诗》)。叶燮举出杜甫的诗篇作了分析,“晨钟云外湿”“碧瓦初寒外”,晨钟和碧瓦都是眼前所见的实象,有象有形,而外湿和寒外,都是无形的虚象,虚象和实象一结合,虚实相生,就生发出艺术的意境,表达了不可言说的事理。这种艺术的意境,“恍如天造地设,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意中之言,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又不可解。划然示我以默会相象之表,竟若有内有‘外’,有寒有‘初寒’,特借‘碧瓦’一实相发之”(《原诗》)。我亦很敬佩司马光对杜甫《春望》一诗的解读:“国破山河在”,这是“明无余物矣”;“城春草木深”,这是“明无人矣”。“山河在”“草木深”都是眼前所见的实象,但却显现了不在眼前的虚象(无人无物),一片荒凉,从而表达出了杜甫的象外之意:“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宋]司马光《续诗话》)。诗人的不尽之意,正是通过这虚实相生的意境呈现出来。

  虚实相生的意境,由艺术家的情意一气贯通,气韵生动,韵味无穷。什么是韵味?钱锺书说得好:“画之写景物,不尚工细,诗之道情事,不贵详尽,皆须留有余地,耐人玩味,俾由其所写之景物而冥观未写之景物,据其所道之情事而默识未道之情事。取之象外,得于言表,‘韵’之谓也”(《管锥编》)。我试举一例以明之,齐白石的《十里蛙声出山泉》,小蝌蚪在游,乃实象,象外之象,而蛙声有象无形,乃虚象,虚实相生,构成意境,气韵生动,韵味无穷。

  中国画的最高追求,乃是能跨入天地境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中国人的最高追求,乃是“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周)。人类之所以要创造文学艺术,就是要创构一个意境,进入这天地境界。方东美说得好:“创造浩荡诗境,迈往真、善、美,纯与不朽的远景”,从而,“将自己生命悠然契合大化生命”(《中国艺术的理想》)。

  中国画里,山水画最能创构出这种天地境界。当我们面对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倪云林的《渔庄秋霁》图,石涛的《山水》图等山水画时,正如朱自清所说:“山水,文人欣赏的山水,却是一种境界……如元朝倪瓒的山水画,就常不画人,据说如此更高远,更虚静,更自然。这种境界是画,也是诗,画出来写出来是的,不画出来不写出来也是的”。天地自然,大象无形,但若和山水之象,融会贯通,虚实相生,进入化境,就生成天地境界。明代初的画家恽南田说得好:“天外之天,水外之水,笔外之笔,墨外之墨,非高人逸品,不能得之,不能和之”(《南田画跋》)。这天地境界,“境与性会”([唐]张彦远语),画家的人格精神也已融入这境界中了。“以追光蹑景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明]王夫之《古诗评选》)。这样的天地境界,用朱良志的话说,乃是“呈现生命真实的世界”,“它是人在当下妙悟中所创造的一个价值世界,其中包含艺术家独特的生命感觉和人生智慧。所以,它是一个‘显现生命真实的价值世界’”。

石涛《云山图》轴 清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二、意境的创构

  中国画的创构,突出了“意在笔先,画尽意在”(张彦远)。先要在画家的脑海中创构出意境,然后才化为笔墨,画在纸上,成为画品。这整个过程,杜甫称之为“意匠惨淡经营中”(《丹青引》)。

  意匠经营,这“匠”之技法,是离不开“意”的,要服从于“意”,所以也要用“心”经营。清代学者颜元在谈到习琴时,就突出了要意匠经营,要达到“心与手忘,手与弦忘,私欲不作于心,太和常在于室,感应阴阳,化物达天”(《颜元集》)。作画也是如此,精心意匠经营方能造就“笔墨之妙”。但是,这笔墨之妙,却是为了表达“意中之妙”。清人画论家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得好:“笔墨之妙,画者意中之妙也”。为了阐明“意在笔先”的重要性,他以杜甫所说的“十日一石,五日一水者”为例,说明这是画前在进行构思,“非用笔十日五日而成一石一水也”。这作画的构思,他称之为“意象经营”:“在画时意象经营,先具胸中丘壑,落笔自然神速”(《山静居画论》)。这“胸中丘壑”是“意象经营”的结果,也就是苏轼所说的“胸有成竹”:“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轼说文与可作画“胸有成竹”,这要有一定的时日来酝酿构思,作“意象经营”。那么,即兴之作是否也要作“意象经营”呢?郑板桥在70岁时所作的竹画题跋中云:“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郑板桥的即兴之作甚多,确是“胸无成竹”,但在下笔之时,还是“胸中有竹”,不过是即时酝酿,意象经营急速,下笔如有神。所以,郑板桥最后还是作了这样的归结:“然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他在64岁时就说:“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他又说:“后园竹十万个,皆吾师也。”他这一生,50年都在画竹,竹子的意象已烂熟于心,随时都可以呼之欲出。所以郑板桥的即兴之作,“胸无成竹”,乃是以数十年的意象积累为基础的,因而是“胸有成竹”的提升和超越。而在下笔时,郑板桥的心思更多就放在“意匠如何造得新”上,在“意匠经营”上花更多功夫。“意象经营”重在内形式的营构,而“意匠经营”则重在外形式的创新。

郑燮《兰竹图》纸本水墨 中国美术馆藏

  为了论述的方便,我在《文艺美学》一书中,把艺术构思和符号表达稍作区别,把“意象经营”和“意匠经营”分开来阐释,实乃不得已而为之。艺术实践中实乃连续动作,融为一体,先有画家内心世界的意境,然后方付诸笔墨,连续而成。其实,把“意匠经营”和“意象经营”向前推延,回归人的生活世界,那么就可以体验到,画中的艺术境界,来源于画家在生活实践中所生成的人生境界。郑板桥在66岁时,画了一幅《竹园》,在竹林后特地加画了青山江帆,并写了这样的题跋:“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见琴书几席,净好无尘,作一片豆绿色,盖竹光相射故也。静坐许久,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大江,风帆渔艇,又有苇洲,有耕犁……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中国画,作为美术中的一种,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中生成的。鲁迅早在1911年已追随蔡元培在教育部推行美育。蔡元培在任教育总长时,就把美育列入国家教育方针,鲁迅积极响应,在教育部负责社会教育任内,在北京倡设“暑期讲习会”,推广美育。他自己就在讲习会开讲“美术略论”,至少讲过四次,对美术作了简明的阐释:“美术云者,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之谓”。美术具有三大要素,一曰天物,二曰思理,三曰美化。鲁迅把“天物”放在第一位,画家在生活实践中,先要能接触到“天物”,正如他所说:“所见天物,非必圆满,华或槁谢,林或荒秽,再现之际,当加改造,俾其得宜,是曰美化”。艺术创造是要通过思理来美化天物,首先得接触天物。所以,历代许多山水画家都爱游山玩水,这是作画之前,进入“意象经营”和“意匠经营”以前,要作生活酝酿。生活酝酿尚未进入“意象经营”“意匠经营”,但对作画很重要,生活的积累,构成画家的生活境界,生活境界的高低,制约着艺术意境。所以,优秀的山水画家都倡导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互融合,在内心世界生成人格境界,然后才能通过意象经营,和他所见的山水意象,融合为艺术意境。所以,明代画家董其昌在《画眼》和莫是龙所撰的《画说》中都这样说道:“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

董其昌《山水》卷 明 纸本墨笔故宫博物院藏

  生活酝酿乃是艺术创作的前提,画家不能不重视。清人沈宗蹇说得好:“有毕生之酝酿者,有一时之酝酿者”(《芥舟学画编》)。所谓“酝酿”,并不只仅仅是对自然山水,耳闻目见,而且还要经过心灵体验,从“澄怀味象”到“观物取象”,都需用心去体验。我把这称之为审美体验。宋代画论家董逌曾以那时的山水画家李成为例,这样说:“其于山林泉石,岩栖而谷隐,层峦叠嶂,嵌欹崒嵂,盖其生而好也,积好在心,久则化之,凝念不释,殆与物忘,则磊落奇特,蟠于胸中,不得遁而藏也。它日忽见群山横于前者,累累相负而出矣,岚光霁烟,与一一而下上,慢然放乎外而不可收也”(《广川画跋•论山水画》)。亲历了自然天地,名山大川,以身体之,以心验之,“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目前,放笔如在笔底”([元]王绎《写像秘诀》)。或如鲁迅所云:“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只有对天地自然、名山大川有了深切体验,然后才能在创作时,胸有丘壑,构成意境,到了“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方能纵横中度,左右逢源”([宋]郭熙《林泉高致》)。明代山水画家董其昌,虽然推崇“师古”,但更加重视“以天地为师”,在自己画幅上题曰:“画家以天地为师,其次以山川为师,其次以古人为师,故有‘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可为画’之语;又云‘天闲万马,吾师也’。”他观摩了前人的万卷画,又践行了万里路,远游北京三次,继之黄山。他从老家华亭(松江),亲历过湖南:“余之游长沙也,往返五千里,虽江山映发,荡涤尘土,而落日空林,长风骇浪,感行路之艰”,但面对大好江山,深切体验,在胸中留下深刻印象。对家乡的山木体验更深,能够说出:“吴中山有两支:一支自大阳山起祖,尽于天平、金山,皆为兽形,其山石带土;一自空窿起祖,尽于上方,皆为鱼形,其山土带石”(参见伍蠡甫《董其昌论》)。正是对自然天地、名山大川有深切体验,所以能说出:“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绝不如画”(《画禅室论画》)。真山水和画山水各有所长,不能相互替代。后人更进一步论证:“画有以丘壑胜者,有以笔墨胜者”([清]盛大士《溪山卧游录》)。精美的艺术,应意象经营和意匠经营并重,丘壑与笔墨俱佳。

  对天地自然、名山大川的审美体验,其审美对象均为画家的身外之物,这种审美,应该称之为外审美。欣赏外在对象的本象美,应区别于朱光潜所说的意象美。《世说新语》中曾记载,东晋画家顾恺之就曾畅游江陵、会稽,回到老家无锡之后,盛赞“人间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这是顾恺之对山川之美的审美体验,属外审美。宋人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倡导画家应“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要直接去体验真山水之美:“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洽,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他对真山水的审美体验是:“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这些都是对画家所面对的外界对象的审美,属外审美。但外审美在画家那里要内化,把从对外审美得来的映象,内化为内象,在心中不时回忆、玩味,经由“丘壑内营”(董其昌语),画家把外在对象予以内审美为审美意象。鲁迅所说的以“思理”去美化“天物”,就是通过内审美来作意象经营从而创构出意境。意境之美乃审美的结果,但内审美乃外审美的向内延伸,意境之美的根源还在外审美,亦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也。朱光潜美学只认定意象才美,否定外在对象即本象的山川之美,从而否定了生活之美,这并非中国传统的美学见解。“山川之美,古今共谈”,这是中国的美学传统,绝不能断绝。当下正在兴起的生态美学,正是这一中国美学传统的延伸和发展,审美对象越趋广阔,天地之美、山水之美一直到万物之美,都应纳入审美视野,并发扬光大。

顾恺之《女史箴图》卷(宋摹) 东晋 纸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外审美,历千山万水,美不胜收。真山真水,可行,可望,可居,可游:“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郭熙《山水篇》)。“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山水画不同于真山水,必须把千山万水内化为意象,作内审美,意象经营,使得小小画幅“咫尺间山水寥廓”,意与象合,象与象合,意与境合,创构出意境:“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郭熙《画诀》)。北宋画家米芾家住京口(今镇江),他从所住的别墅海岳庵远望京口天险:焦山屹立江中,与岸上的焦山与北固山相对峙,画意勃发,顿时提笔绘画,却并不在意突出金、焦、北固三山,而是突出了江上云海出没,山峰隐映,林木惨淡,长江千里之势却宛然目中。米芾开创了山水画的写意派。清代石涛称颂的好画,应是:“天地浑溶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题《青莲草阁图》)。

  意象经营自有一套规律,不同于外审美。意象经营,首先重视的是品位要高,立意高远。正如清人王昱所说:“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东庄论画》)。明人李日华也说:“姜白石论书曰:‘一须人品高。’文徵老自题其《米山》曰:‘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乃知点墨落纸,大非细事,必须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出奇诡”(《竹嬾论画》)。作画和写诗涉及到人品、山水和天地三者的关系,对此,清人朱庭珍有一番精彩的论述:“作山水诗,以人所心得,与山水所得于天者互证,而潜会默悟,凝神于无朕之宇,研虑于非想之天,以心体天地之心,以变穷造化之变。”艺术创作,就是“以人之性情通山水之性情,以人之精神合山水之精神,并与天地之性情、精神相合矣”(《筱园诗话》)。若用现代话来说,这就是方东美所说的“创造浩荡诗境,迈往真、善、美,纯与不朽的远景”。古人所说的品位要高,立意高远,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价值取向。鲁迅说美术要以“思理”去美化天物,这“思理”就包含了价值理念,对真善美的追求。

  意象经营要创构高远的艺术意境,就要求画家具有动态的立体思维,而不能只用静态的平面思维。

  中国画不像西洋画那样,采取焦点透视,而是采用散点透视,灵活机动,既有纵的透视,又有横的透视,既可从高处着眼,又可从低处入眼。苏轼望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清人魏源则更进一层,体会到“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不造山顶”。这还不够,进而“欲识庐山真面目,看山端合抂山中”。还嫌不足,尚需走出山中,“奥曲全在两山间,登高一览何由足”(《魏源集》)。古人早已体会到,只有从不同视角去透视,“视域融合”,方能全面领悟到山水之美。宋代理学家邵雍已经看到,诗人画家有“以我观物”和“以物观物”之分,但更多的诗人画家采取的是“以道观物”,不采取固定视角,而是“提其神于太虚而俯之”。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就很难为西方画家所理解。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在清皇室里作画,也画山水,但画出来的山却是近大远小,一幅画全被最近的山占满了,给人压迫感,因为他采用的仍是焦点透视,视角固定,当然是眼前的山最大,而远方的山就小,创造不出中国画的深远意境。

  正是因为中国画采取了“以道观物”的融合视角,“提其神于太虚而俯之”,所以能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地呈现山水自然和天地境界,既远又近,既正又偏,既显又隐,天地自然之美,动态之势,尽显眼前。这正如郭熙所云:“山近看乃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十数里看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形状,可得不悉乎?山,朝看如此,暮看又如此,阴晴看又如此,所谓‘朝暮之变态不同’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可得不究乎?”(《林泉高致》)郭熙对山水的体验甚深,提出了山有三远:高远、深远、平远。画作若能画出这三远,方能意境深远。对此,我也曾有过深切体会。十多年前,我从富春江乘车回杭州,一路上山峦重叠,层层峰立。我细心观察,就在车上远眺,却发现最深处,山竟现七层,这是我过去从未见到过的,此次浙东之行方能见到,令人难忘。近日,在我常去游泳的五洲宾馆大堂正厅里,新添了一幅百米巨画,名叫《万象更新》,由邢东所作,乃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巨幅油画。初见此巨幅画像,我眼前突然一亮,在我面前呈现的竟也是七层山峦,云烟缭绕,云蒸霞蔚,连绵不断,最远处是红日高照,光芒万丈,万象更新,气势磅礴。这巨幅油画,吸收了西洋画的技法,但呈现出来的是中国画的高远意境,尽精微而致广大,令人赞叹。

  三、意境的价值

  中国画的意境乃是意中之境,是艺术家的内在世界中意象经营的产物,不是外在世界的自然天地本身,但其中有自然天地的形神。所以,即便艺术家不能再去大自然亲身体验山川之美,也可以领悟画中的意境,再体验天地自然之美。

  东晋的著名画家宗炳,一生都“好山水,爱远游”,沉醉于天地自然的大美中,“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庐山、衡山、荆山、巫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甚至还在衡山盖了房,在此常住,流连忘返,一心想遨游名山大川,“欲怀尚平之志”。但到了晚年,不能再登山远游了,他只好退回到老家江陵,无奈地感叹:“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宗炳在江陵古宅,深情地回忆了他所亲眼目睹的名山大川,“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布满在四周墙上,他则躺在床上,静心观赏,称之为“卧游”,直至去世。正是因为宗炳热爱山水,亲身体验到了山水的“质有而趣灵”,所以才写出了世界历史上第一篇山水画论——《画山水序》,成为一派宗师。

  我只会弹钢琴而不会作画,但对自然山水也情有独钟。年少时,我父亲常带我到苏州市中心的玄妙观去看中国画,我就喜欢上了山水画,特别是倪云林、钱松喦的太湖山水,令我陶醉。家里客厅上挂的也都是从玄妙观买来的山水画。后来,我离开家乡到北京读书,每次回老家,都要想方设法亲近自然山水,不是去太湖、阳澄湖,就是去清凉山、玄武湖。我这一生,去过五次黄山,最早一次是1983年初春,我带了我的第一届文艺美学研究生王一川(点击查看相关)、陈伟、丁涛三人,要对自然美和艺术美作些比较研究,首先到黄山考察,从北麓步行到南口。那次,我学谢灵运穿木屐游富春山,竟也穿了一双夹趾的塑料拖鞋上山,轻松自如,行走舒畅。第一次黄山审美之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我们还没有相机,未能留影,但至今仍不时浮现出当时体验的审美意象。但我在1999年初春最后一次去黄山,却给我留下了一片恐怖的印象。那次,我和钱中文、陆贵山、程正民(点击查看相关)、黎湘萍在南京参加学术研讨会后,一起去了黄山,从南麓入口,乘了缆车直奔山顶,此时已细雨濛濛,但阳光时露,别有风味。而当我们到达最高峰时,却风云突变,暴风骤雨,倾盆而下,更伴随着雷电交加,犹如天崩地裂。此时,已寸步难行,摇摇欲坠,底下就是万丈深穴。最难的是那百步云梯一线天,又陡又窄,已不能直着腰走,只能靠双手扒着阶梯,在地上爬着。那天我穿的是一双胶底布鞋,经水泡摩擦,脚趾已开始红肿,需立即就医。我这次本要从黄山去北京,遇此情景,我当机立断回深圳就医,医生立即把我的趾甲拔掉,不然,整个脚板将要溃烂。这次黄山之行,在我脑海中留下的是一片恐怖景象,从此,再也没有去过黄山。但我还是时常回忆起前四次去黄山留下的美好印象,于是,只好在家里欣赏石涛、黄宾虹、张大千等画黄山的作品,重唤起关于黄山的美好意象。

黄宾虹《黄山汤口》(来源:雅昌艺术网)

  艺术美并不就是自然美,我曾探索过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联,觉得各有其美,不可替代。对此鲁迅已谈得很清楚,“美术云者,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之谓”。中国画可以在画中重现山水之美,但又在脑海中用“思理”来使山水更美化,创构出艺术的意境。所以,“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从而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鲁迅语)。美术中所含的“思理”,应该涵盖了知、情、意,最关键的还是价值观念——真、善、美。而真、善、美三大价值观念,还是在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中生成。

  中国的艺术意境论,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中,以天、地、人三才说作为哲学基础,自呈民族特色。“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大、地大、人亦大,各有其道,而有天道、地道、人道。天、地、人三位一体,相互作用,而生成世界万物,构成世界大全。人就生成于这世界大全中,上顶天,下站地,居于中,和天地互动,按照世界大道在运行。人和天地的关系,乃是属于世界大全的整体关系,不是这整体关系下的物与物的具体的局部关系,正是在天、地、人的互动之道中才生成了万物:“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老子》)。正是这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价值观念,一直主导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思理,表现在中国画中,就是要创构艺术意境,以达到主客合一、虚实相生和天地同源的天地境界。在这种重天地人整体价值观念主导下,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具体的物,就不如对整体那么重视。宋代理学家邵雍很重视“以物观物”,以区别于“以我观物”。但老庄哲学则倡导“以道观物”,从天地自然的整体上来对待物,应于物而勿累于物。就像苏轼这样很看重物的文学家,也说可以寓意于物而勿留意于物,看重的是超然物外,优游于天地自然之间。所以,中国虽然也发展了人物画、花鸟画,但却没有像山水画那样受到广泛的喜爱,山水之美,雅俗共赏,古今共谈。

  其实,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也存在一条类似的文脉,把天、地、神、人视为一体,不过,在天、地、人之上,加了一个“神”,由“神”来主导天、地、人。早在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就把世界大全概括为“天、地、神、人”四大元素连成一体的有机宇宙。到了中世纪,把“神”奉为最高主宰,集真善美于一身。但到了雅斯贝尔斯,已把“神”和天、地、人一起平列。海德格尔把人的地位提升了,但也仍然给“神”留下了一个位置,这和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所不同,我们看重的是天、地、人三位一体,并无“神”的立足之地。但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天、地、神、人”四位一体的文脉也时常被忽视或遗忘,而是把目光紧盯着在这个大系统中生成的“物”这个实体,对这个物系统的物性作了深入的研究,发展了自然科学,使得物质生产蓬勃发展,得以较早实现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但是,西方常常忽视或遗忘了那个大系统,正如英国诗人比尼恩(Binyon)所说:“我们虽然已能操纵和利用自然界的资源,但尽管我们多么努力,仍然有些重要的东西为我们所忽略。我们把生命肢解成许多分离的部分,每一部分都由冠冕堂皇的科学所主管,其结果把生命的整体弄得模模糊糊,弄得我们似乎完全失去了生活的艺术”。

  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数千年来一向重视天、地、人三位一体之说,文脉不断,但却不大留意于物质这个小系统,重视以“道”观物,不重视以“物”观物,对物性少作深入探索,所以物质生产发展缓慢。历经百年多的现代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的物质生产突飞猛进,后来居上,眼看已将成为世上规模第一的最大经济体,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亦在逐步提升。但是在物质生产高歌猛进的过程中,我们也时常只关注了物质世界这个小系统,却忽视了天、地、人三位一体这个大系统,不留意于物质生产对人的整体生态产生了什么样的效应,有时有些地方还是走了西方的老路,先污染后治理,于是产生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生态危机。

  幸而,我们终于意识到了,要养活14亿人口,物质生产固然重要,但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以生态为优先。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一向推崇天地人和,而不是倡导天地人斗。天、地、人互动,正如荀子所说,“天行有常”,天地运行,自有规律,而人的行动却是个变数,既爱动,又主动。天、地、人三极的互动,古人称之为“参赞化育”,天的作用在“化”,地的作用在“育”,而人的作用在“赞”,三极的相互作用,是为“参”。天地人相参,其终极结果是要达致天地人和,万物一体。天地万物,从唐《艺文类聚》开始,就按“天、地、人、事、物”的次序分类,人在天地间的位置也按“天、地、君、亲、师”的次序排列,清末推翻帝制后,也还是“天、地、国、亲、师”的次序。如今,眼看“心”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心目中,这次序就应改成“天、地、人、心、符(符号)”。但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天地人和”还应列为优先。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第三版)(下)》胡经之主编

  这世界大全,乃由天地人相参,万物增生而成。天地是人类得以生成、发展、完善的母体。但天地本身并无“灵明”,既无自我意识,又无对象意识,更无关系意识,只有人才有一点“灵明”,所以能为天地立心。按王阳明的看法,正是因为人有一点“灵明”,所以人就是天地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传习录》)随着科学的发展,如今人类的灵明已意识到天的广大无限,天外有天,天外还有更多的天,世外究竟有多少重宇宙,尚待继续探究。就是在天与地之间,万物生成,我们的灵明能达到的,还只是些“明物质”,但比“明物质”还要多的“暗物质”,至今还未探明。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则早就意识到,人类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还要改造世界,这最要紧的就是要通过人类自身的“实践”,和天地自然相互作用,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实现人类自身的新陈代谢。正是通过人类的实践,不断使自然人化,从而在天地自然中生成了一个“人的世界”。明代画家祝枝山说得好:“身与事接而境生”,然后,“境与身接而情生”,人生境界转化为艺术境界。从自然人化中生成的人类社会,成为每个人得以生存、发展的人生大舞台。人,既是历史的剧作人,又是历史的剧中人,还可能是历史的观剧人。历史发展的大方向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塑造自由个性,人应成为自然、社会和自己的主人。马克思晚年的目光更多注视于人类学,而恩格斯着重钻研了自然辩证法,推进人类的实践活动向自然界的更深处探索,使自然界这一“人的无机的身体”(马克思语),成为人的有机体的不可分割的部分。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不断发展、自然不断人化的过程。

  然而,人类的实践活动受价值导向的指引,因而具有不同的效应。早在20世纪60年代,南斯拉夫的实践哲学派马尔科维奇、彼得洛维奇等已关注到了实践的价值维度。实践有好坏,既有建设的、正面的、积极的实践,也有破坏的、否定的、消极的实践。实践创造了真善美,也制作出了假丑恶。自然的人化,能使自然优化,却也能使自然劣化。马克思推崇的是“革命的实践”,只有“革命的实践”才能拯救世界,而异化的、反向的、负面的“实践”却能毁灭这个世界。马克思说道:“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革命的实践”,不只是政治实践,也涵盖了生产实践、精神实践等整个社会实践。早在1844年马克思在谈到物质生产时就已指出,生产应按物的尺度(亦即真的规律)和人的尺度(亦即善的规律)来进行,更应按美的规律来创造。而在生产之前,人就要在头脑中作意象模型,然后才付诸实践。我受此启发,在1987年就写了一篇《论审美活动》,后又扩写成为《文艺美学》的第一章,意在阐明,艺术生产经由意象经营(人心营构之象)而创造出一个意象境界,其最终目的乃在推进人和世界的关系达致动态平衡,实现天地人三极的和合之道。当然,精神的力量不能代替物质的力量,审美活动或使人的精神放松,或振奋人心,都只具精神功能。但是,通过革命的实践,精神力量可转化为物质力量,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于突出实践唯物主义,但决不能违背大自然的优先地位。我们已进入新时代,那就是生态文明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时代,对生态的重视日益显现。就在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雄安新区时说道,蓝天、碧水、绿树,蓝绿交织,将来生活的最高标准就是生态好。接着,在6月,他在俄罗斯出席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时,更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致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俄罗斯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句名言:‘美能拯救世界’”。美能拯救世界?美怎么拯救世界?那就要回到马克思主义的初心。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倡导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解释世界,而且要在实践中去改造世界,既要改造客观世界,又要改造主观世界,更要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关键在于怎么改造?要按美的规律改造,改造不是目的,改造世界的终极目的是要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人们都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2020年,我们实现了全面小康,国家也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人民的生活实现了全面小康之后,还要向中等富裕的方向迈进,物质生产仍然要发展,当然应日益优化,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但美好生活不仅仅只是物质生活的优化,还有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等整体生态的提升,所以,生态文明要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正是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呼唤中华美学精神的回归,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价值理念应当继承,踵事增华,发扬光大。

  中华传统艺术,秉承了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价值理念,用思理美化自然天地,创构了艺术意境,这是一种精神的创造。在中国的山水画中,不仅再现了自然天地之美,而且表现出了画家的心灵之美,反映了画家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和美。这样的艺术意境,激发了后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人和大自然之间和美的向往,这将促进我们在行动中付诸实践,激励我们建设更加美好的自然生态,“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作者:胡经之 单位:深圳大学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12期(总第63期)

  责任编辑:韩宵宵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意象经营意境生/胡经之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12期目录

  深圳文化的“胡经之现象” :胡经之文化美学理论与文化创新实践研讨会举行

  胡经之:改革开放春风吹来的文艺理论和美学大家

  胡经之专访:文艺美学应时进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