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音乐、舞蹈、绘画、雕刻、建筑及戏剧等基础门类间的统一性问题构成艺术学的学科基石。处在西方艺术学科史的早期,柏拉图关于艺术的论说覆盖了几乎所有现代的“美的艺术”门类,而在“剧场政制”语境下,柏拉图将各门艺术集结在由戏剧所承载的制度理想中,提出了政治、哲学和知识承载等原则,贯穿在其关于诸门艺术的论断中。柏拉图的多样原则虽未直接形成艺术体系或现代“美的艺术”概念,但它们以严密的逻辑勾联、支持并凸显了诸门艺术的内在统一性和理论化特性,为后世西方艺术理论的体系化、学科化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石。
关 键 词:艺术学科史 剧场政制 诸艺术门类 内在统一性
我国的艺术学学科升门已近十年,其间所遇困境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其他学科对艺术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合法性的质疑;一是门类艺术史研究对艺术统一为一门学科必要性的质疑,二者的焦点是诸门艺术的统一性问题。艺术学科下的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乃至戏剧等基础门类间有无内在统一性?这是决定艺术学学科基石的根本问题。自18世纪中叶夏尔•巴托(Charles Batteux)提出统一在模仿原则下的“美的艺术”[1]体系以来,艺术的统一性问题历经两个多世纪的纷争未有定论,基于艺术学科视角的理论史研究成为必然[2],而柏拉图的艺术论说就是首个需重点考察的对象。
处在西方思想史前端,柏拉图的艺术理论影响深远,但传统美学史或艺术史研究,要么是出于审美理论需求集中在柏拉图的艺术“模仿说”、教化论和灵感论等;要么是基于各门类艺术史研究需要,分门别类地考察柏拉图个别性的论说,对其中所涉的艺术统一性问题关注不够。20世纪中叶后,一种基于艺术概念史的新美学研究路径开始发挥影响,先后有保罗•克利斯特勒于1950年代初发表《现代艺术体系:一种美学史的研究》[3];1975年波兰美学家塔塔尔凯维奇完成《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以及2001年美国学者拉里•席纳出版的《艺术的发明》等[4]。长达半个世纪的思想接力中,艺术理论家们以现代“艺术”体系为对象,对包括柏拉图论说在内的古希腊“技艺”概念进行过梳理。但他们均强调技艺概念包罗万象(从城邦的政治管理、农业、医药到制鞋、造船等各个方面不一而足),并不具备现代艺术的主体性特质,进而形成了一种“泛技艺”论调,一定程度上反而放大了早期艺术概念与现代艺术体系间的历史隔膜,也导致早期技艺概念在艺术理论中的意义衰减乃至失效。特别是没能从整体视角对柏拉图的艺术统一性理论进行细部整理,以致艺术学科历史线索在源头上漫漶不清。
固见以为柏拉图关于艺术的论说有两大特征,一是推崇理性、鄙视感性,这类观点主要来自美学史研究,强调柏拉图将艺术问题与政治、道德伦理捆绑在一起,对艺术的娱乐性、模仿性等大加谴责,故其艺术态度多为否定[5];二是认为柏拉图的艺术论述零散含混、难成体系。这些均忽略了柏拉图“剧场政制”论说对其艺术观的影响。“剧场政制”是柏拉图阐述艺术统一性问题的根本话语前提。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文中图片摄影:杨万秋,来源于影像中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孙晓霞 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11期(总第62期)
责任编辑:易平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