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学术综述>正文

活化传统,探索未来(蒲波)

2018-01-05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蒲波 收藏

原题:活化传统,探索未来

——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学术综述

  内容摘要: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的与会专家学者从理论到实践,从文艺的各个具体门类出发,探讨了中国文艺评论的思想根基、话语方式以及需要关注和尝试解决的问题。论坛研讨提出,当下中国艺术评论的发展要溯源并活化文化传统、开启批评语言的汉语性、广纳地域特色文艺思想资源,一方面让文艺评论更加鲜活,对文艺创作真正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深化中外文艺交流的相互理解,对中华文艺“走出去”起到有效的助推作用。

  关 键 词:活化传统 汉语性 本土批评 文化全球化

 

  2017年8月22日至24日,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黑龙江省文联联合主办的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在哈尔滨举办,八十多位文艺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文艺评论与中华文艺的创新发展”的主题,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话题,站在中华文艺复兴的高度审视和探讨文艺评论与中华文艺的创新发展,真切地表达了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统深沉的爱和无悔的追求。

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现场

  如何活化文化传统?

  21世纪,中西方思想深度融合,中国思想的魅力体现在哪里?中国思想能够为整个人类的精神世界提供哪些有益的帮助?中国学术和中国文艺如何获得更有力的话语权?面向并活化文化传统,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郭运德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郭运德指出,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在追寻历史和立足现实两个方面做足功课。学术研究和文艺评论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需要花更大气力进行典籍的辨伪、辑佚、考据、校勘、训诂、笺释以及系统化整理;需要深入把握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不同时代、不同学派文化的共性与个性;需要不断改进研究方式,尝试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研究的有机结合;需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汲取前辈的科研成果,再进行新的归纳、概括、发现与总结;需要精心萃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大胆剔除其糟粕;需要将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有效解决传统与现实、与大众、与教育脱节的问题;需要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需要结合新的社会实践进行新的创造,在横向融合与纵向融通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需要精心提炼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推进中华文化有效的对外传播。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在主持开幕式时提出,当代中国文艺发展需要文艺评论多一份冷峻和清醒,多一份沉静和辽远,多一份理性的邃密和严整。中国评协副主席毛时安认为,近四百年来,中国的文化思想在世界思想界长期处于边缘状态,今天不能说中国的思想比西方提供的思想有多先进伟大,但至少可以作为新时代的思想资源,经过改造、提升、适应、现代化转型,为人类发展提供新的东西。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暨南大学)主任蒋述卓认为,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稳定的精神基座,这个精神基座大致由集体的生活方式、审美习惯、哲学理念等方面构成。中国文化传统既有“万变不离其宗”“原道”“宗经”等对文化的永恒价值的固守,同时也注重不同事物之间变化关系的把握。

刘国松先生(台湾)

  具体而言,香港的亚洲演艺研究艺术总监毛俊辉的主题演讲关涉中国古老的戏曲传统,和业内很多学者一样,他非常关注莎士比亚戏剧的流传,希望中国戏曲的流传、传播也能富有莎士比亚戏剧一样旺盛的生命力。台湾师范大学讲座教授刘国松在论坛上以自己丰富的绘画实践现身说法,认为中国新水墨画在当下发展势头良好,证明中国画依然是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的。但中国的画家也要更新观念,要意识到自己不仅是艺术家,也是科学家。“画家的画室好比科学家的实验室,画家要考虑如何将新的思想、新的技法落实在作品上。”画家和科学家一样,都是人类文明史的创造者。香港一新美术馆总监杨春棠从博物馆教育介入谈及博物馆在保育和推广中华文化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一个很小的物品,其背后都承载有丰富的信息。博物馆的教育范围当然不限于文物和艺术品。“中华文化”是广义的,包括古和今、传统和现代、历史、艺术、科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博物馆应设法鉴别展品,评论展品,找出展品的文化背景。政府和民间机构应共同参与文博事业,各司其事。只要善用人力物力,任何大、小博物馆都可以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彩塑和中国舞蹈,一静一动。中国彩塑里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浓缩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而中国舞蹈人努力跋涉在中国古典舞蹈溯源创新的艰难道路上。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张泽珣认为中国彩塑艺术留下了无数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较多显示地域的特色,甚至让研究者无法寻觅到很具体的外来影响。他将中国彩塑置于历史的脉络中,对其造型、图像、主题内容等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彩塑的发展,通过古丝绸之路的往来交流,一边吸收外来文化,一边传播和影响着西方。北京舞蹈学院教授金浩的话题是中国古典舞蹈的当代审美鉴赏,重点谈到五方面内容:身韵对于传统舞蹈“破神入形”的特征提取、中国古典舞“形神劲律”的审美法则、把握传统韵律展开“变奏”、侧重写意的纯舞性“意蕴”和敬惜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他认为,每个人都有着对中国古典舞蹈精神不同的理解与感知,舞蹈意味着超逸的渴望,它穿越了艺术的斑斓时空,让整个生命随之舞动起来,使自己获得支配生命的热情。正是因为“舞蹈的工具”人人皆有,人们才会对中国传统舞蹈艺术出现新的审美期待。

  台南应用科技大学舞蹈系兼任助理教授徐玮莹在哈尔滨看到很多不同风格的建筑,由此联想到:如果中华文化能够这么兼容并蓄,那到底什么是中华文化?文化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和而不同”的,这是不少与会学者的共识。可是,文化的“和”统一在哪里?标准在哪里?如何保护文化的多样性?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常晓华以黑龙江省的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例,谈到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她认为,民族文化随着时代进步的步伐,难以避免会面临消亡。尽管如此,还是要尽力去保存民族艺术的精华,否则,中华文化就会失去民族的多样性。台湾胡金铨导演和文艺基金会董事李天礢分享了国际电影资料馆联盟的经验。他们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根源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文化。各国或者各个地区保存好自己的电影文化资产,世界的电影文化资产就比较容易完整。河北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周大明也认为文化的根源非常重要。就中国舞蹈现状而言,几亿中国人都在跳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国标舞等几个舞种,中国人的身体训练还应该从一个更高的理念去发展,一方面对传统要继承、挖掘、整理,再去传承,另一方面不要忽略世界上更先进、更多样的文化对本国文化的影响以及互动。香港艺发局艺术评论顾问曲飞提出,中国文化的未来要与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共融,要真正了解中国美学对于不同艺术风格的影响。香港演艺学院人文学院助理讲师罗松坚将疑问追溯至“文化”的概念,指出文化在流传,在变化。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教授钟明德强调文化寻根的重要性。他认为民族文化就好比一棵大树,不能只看到成长的问题,还要照顾好它的根,因为根的力量决定了文化的生命力。

  建立本土文艺批评体系

  而今,在学术界,在文艺评论领域,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从具体操作层面如何去构建?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提出一个关键词——“汉语性”。他认为,所谓“汉语性”不仅指传统文艺批评皆用汉语书写,故需符合汉语的逻辑与规范,也不仅指基于这种逻辑与规范,今天的文艺批评应当在批评的用语与方式上更多顾及传统趣味,体现传统的格调与意境。

  当下的文艺批评更多是学术性写作,或者仅仅被理解成是学术研究,富有个性的文艺批评越来越少。“今天做文艺批评的人,可能连自己的文章都不太愿意去看,更不用说追着去看其他文艺批评的文章。”澳门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寿桐认为,文艺批评应该像诗歌、散文一样充满魅力,富有诗性,具有感染力。他建议文艺批评家反思文艺评论的“文体间性”问题,并解释道,“间性不同于共性,是有相关性的文化关系”。对于构建文艺批评“中国学派”,香港艺发局委员及艺术评论组主席卢伟力更倾向于融通中西文化差异,找到一个中西方都能理解的理念成为文艺批评的交流中介,他找到了“意象”。他说,中国文化视“体”“相”“用”为万事万物的理则,意象是体用的中介,而这三种理则亦互相联系。意象普遍存在于东西方,因此,以意象来分析也许可调和东西方批评传统的差异。在中国,意(意思)、言(表达)、象(意象)是一个概念的三面。它们虽然看来有点含混,关系却不复杂。而读者或听众首先接收的是作者的言,从而得象,继而得作者之意。因此中国意象学派有说法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之说。

  耕耘在少数民族文艺创作和批评领域的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宋生贵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批评,要增强融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学理自觉。特别是要寻求并激活在当代新的背景之下发展各少数民族艺术的因子和机缘,并在文化层面上获得新的生长点。黑龙江省文联主席傅道彬在发言中认为,真正的学术研究不仅是技术性的,更是有思想性、理论性的。见识是学术的第一要义。文艺批评不能离开思想的引领。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李昌菊谈及美术批评的价值标准,认为中国画有些价值标准渗透到油画的评价里,中国社会的价值标准在发生变化,本土美术批评应释放出更多能量。黑龙江省美术馆学术委员会秘书长袁耕从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角度谈到,美术馆在收藏、研究、展览、陈列、交流等环节都需要文艺批评的支撑和引领。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理事长王吉隆谈到文艺评论对于文艺创作的重要性,体现在确定文艺作品的地位,以及鞭策文艺作品向上提升,证明其未来的价值。哈尔滨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李雪提出要找寻批评的尊严,让批评独立于文学创作,要在中西文论的交汇点上敏感于社会现实的需要,关注社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授宋娟以苏轼的诗体评论为例,谈到评论的立意和作文之法。《文艺评论》杂志主编林超然强调中国文化具有相对独立的系统,不管用哪种语言系统来阐释中国本土艺术都有困难,解决不了本土的问题。台湾诗人罗智成认为,批评家对文学批评的想象是怎样的,呈现就是怎样的。上海报业高级编辑王雪瑛认为,今天要思考文学如何回应当代人类的精神难题。无论是作家还是评论家,都应通过文学和写作,在对人类精神永恒的探索当中、对人性不断探索当中获得价值。澳门作家初歌今认为,文艺批评不能太主观,应强调崇高和审美。国际(澳门)学术研究院署理院长高胜文认为澳门文艺评论的力量比较薄弱,发展空间比较窄。

  多元文化共生繁荣

  与会学者对文化发展作了讨论。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张志庆认为,文化不是一个物理的概念,要在混合的、流动的话语中去考察。要充分认识文化及其认同的历史性,寻求文化传统的现代转换,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尽可能地减轻文化同质化的负面影响。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文化发展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台湾中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汪威江以电视节目在两岸关系中扮演角色变化为例,指出新媒体异军突起,是加强两岸了解、增进同胞情感的最佳平台。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杨宗翰认为,诗歌的文字和思想是不可磨灭的,新时代、新工具所孕育的诗歌是另一道风景。

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专家合影

  文学总是社会文化变迁的透视镜。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于文秀谈及中国内地当代文学的创作生力军——“70后”“80后”女作家。她认为,当今时代,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界限的内爆,各种场域、事物、现象乃至理论都模糊不清。原创与模仿、文学与娱乐之间难以分辨,尤其是媒介成为中心和强权,更多地干预着文学场中的结构和规则,甚至改变着文学的走向。在媒介干预下的文学,审美取向和标准也趋同娱乐界的标准,年轻主义和性感美学成为“70后”“80后”众多女作家的文化资本和杀手锏。

  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教授钟明德一直关注陶身体剧场,被其跨文化魅力深深打动,并深入挖掘分析魅力的来源——舞者“活生生的身体”。陶身体剧场创始人陶冶藉由“重复”这种减法来去除掉身体的日常习性,让身体活过来,时常处于一种高度敏感活泼、能量充沛的状态。观众在了解舞者身体行动传达的意义之前,就已被某种原始的、非日常的能量攫获了。随科技发展而壮大的摄影艺术,在今天仍然被“摄影是不是艺术”的争论困扰。中国摄影家香港交流协会秘书长彭邦认为摄影家应该放开对艺术的争执,将落脚点放在“怎样用摄影语言讲述中国故事”。香港海鸥摄影学会名誉会长陈炳忠谈到,一幅摄影作品成功与否,与其所承载的信息量呈正相关的关系。香港摄影协会创办人苏文郁认为,商业摄影中一样可以投入摄影师的艺术情感与灵感。好的摄影师要善于吸收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经验。古老的书法艺术在计算机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台湾中国书法学会常务监事柯耀程认为,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无外乎要解决人的问题,包括书法在内的中华文化要走向全球,中国艺术家首先要去了解现在全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书法等中国艺术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书法创作者要有远见。香港教育大学文学及文化学系讲座教授陈国球介绍了香港文学的发展,以及香港文学史料整理进展。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教授王俊彦认为,民间文学的采录过程中,素材很重要,灵感也很重要。澳门笔会会长李观鼎谈到澳门文化,认为“合而不同”的思想影响了澳门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之去。

 

  *蒲波:《中国艺术报》编辑

  *责任编辑:胡一峰

 

《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庞井君
《中国文艺评论》常务副主编、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网编:青青
《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11期 总第26期
 
 
       延伸阅读(到你可看):

      2017年第11期(总第26期)目录

      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开幕

      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报道(合集)

      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专题(中国艺术报)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开幕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