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是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与其他媒体在竞合中,广播文艺评论不断丰富内容,优化形式,传播效果正在不断提升。
《文艺大家谈》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北京地区调频106.6)的一档文艺评论专题栏目,每天中午12:00-13:00播出。节目围绕正在播出的影视作品、正在演出的戏剧作品,或者其他正在引起公众关注的文艺作品或文艺现象,组织评论者讨论其艺术价值与思想价值,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发挥国家电台在文艺领域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对而言,广播评论具有篇幅短小、形式多样、表达生动、传播迅速的特点;要做好广播文艺评论,需要汇天下之精华,扬独家之优势。
《文艺大家谈》在创建之初即与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建立长期协作关系,从文艺评论家队伍中不断挖掘有较高理论素养、密切关注文艺热点、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媒体亲和力的评论家资源,同时在日常节目中不断向外发展和积累,目前,该节目已发展包括近百名高校学者、媒体主笔、行业分析师等在内的评论者队伍,并按照不同领域和专业进行了归类细分。这些“外脑”的加入让节目避免了“闭门造车”的尴尬,时听时新,同时来自不同领域不同机构的评论“外脑”还将该节目推广至全媒体,实现了节目品牌的推广。
除了评论资源的整合之外,该节目还与多家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广电时评》《传媒内参》《娱乐资本论》等)进行节目资源互换,形成不同媒体的相互推送。
近两年来,《文艺大家谈》不断强化广播特点,扩大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第一,实现评论家(批评者)和大众文化生产者(被批评者)的同步交流。
文艺评论不是单向的意见传输,而是评论者与被评论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文艺创作正是在交流与对话中逐渐成熟完善。作为一档直播节目,《文艺大家谈》在组织评论过程中常常组织文艺创作者和评论者保持同时在线状态(或同时邀请做客直播),以便于他们的观点可以进行直接的碰撞和交流,节目时效性与可听性也因此进一步增强。
第二,实现了文艺大家(名家)和大家(大众)的直播互动交流。
《文艺大家谈》的名称本就具有双关意义,“大家”既是文艺名家,也是人民大众。人民需要文艺作品,同样也对文艺作品有表达意见的权力,除了网络中大量的网友点评外,《文艺大家谈》也为关注文艺的网友和听众保留了评论空间,并且经常提供让大众和文艺创作者或知名评论家直播互动的机会。这些直播中的互动评论本身也符合新媒体属性,让权威媒体的文艺评论也更贴地气。
尹亦诚
*尹亦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综艺节目中心(文艺之声)专职副书记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