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艺评论提供有传播力影响力的新平台
——在“中国文艺评论传播联盟”成立仪式上的发言
很高兴有机会加入中国文艺评论传播联盟,为文艺评论的传播尽一份力。光明日报是文艺界的老朋友。60多年前开始,光明日报就是文学家、艺术家的创作园地,同时也是文艺评论家的主要阵地。即便是在很多媒体关张的特殊年代,光明日报的《东风》副刊依然在办。光明日报与文艺界的联系,就这样延续到了今天。今天到了网络时代,光明网承接了这份与文艺界的情谊。
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光明网最早开设了文艺评论频道,不仅刊发光明日报的重磅文艺评论,而且团结了一支高水平的文艺评论作者队伍,创作了大量的原创文艺评论。更重要的是,我们发挥平台作用,在文艺评论的机制、体制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去年,为落实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我们和中国文明网一起,开设了“文艺名家讲故事”节目,这是一套创新的文艺评论节目,我们请来阎肃、刘兰芳、柳建华、奚美娟等文艺名家,讲述自己的创作历程,点评自己的创作生涯。现在,这套节目正同时在央视播出。
2016年10月,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光明网开展了战略合作,共同致力于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拓展文艺评论传播空间、培育过硬评论队伍。一年来,我们成功推出了融媒体专栏“网络文艺观察”、直播访谈“网络文艺V沙龙”,并于今年5月召开了“网络文艺发展与新型智库建设”研讨会,成立了网络文艺智库专家委员会,推动网络文艺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6年,光明网携手国家艺术基金,用最具网感的形式,报道了《沙湾往事》《八女投江》《北京法源寺》在内的20余部大型舞台剧目以及十二场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青年创作人才作品全国巡展,采访了近百位剧目主创人员及青年艺术家,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呈现到网友面前。
今年8月,我们和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新闻出版广电局一起,举办了“中国网络文学+高峰论坛”,在回顾网络文学20年发展历程的同时,紧紧抓住网络文学IP这个牛鼻子,团结了一大批网络文学下游领域的主要企业和领军人物。
作为中国文艺评论传播联盟的一员,我想用三句话,谈谈新媒体语境下对中国文艺批评的粗浅看法:
第一,新媒体文艺评论要跟上传播环境和受众的急剧变化。今天,最大多数的受众在互联网上,文艺作品的最主要载体不再是纸张,也不是聚光灯下的舞台,而是电脑和手机。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只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时候,当VR、AR、AI、弹幕、跟帖成为文艺评论的新载体时,我们必须思考,传统的文艺评论是否还在有效传播。
第二,新媒体文艺评论要借船出海。这些年,其实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概念已经越来越模糊;媒介融合、技术迭代,使得网络文艺作品形成了超强的生产能力和资本、市场、产品联动能力,跨越非主流边界,全面渗透到大众流行文化中。当网剧超越电视剧,当网络小说成为电影电视争夺的热门IP,我们也要思考,文艺评论能依托新媒体做些什么、创造些什么?前几天,浙江大学出台新规定,将10万+的网文当作一类学术论文看待。我想,这揭示了学术新标准正在形成,很可能影响到文艺评论领域中来。
第三,要为网络时代的文艺评论营造有传播力、影响力的新平台。时代呼唤优质的文艺评论,优质的文艺评论作品呼唤优质的传播平台。我们这几年来致力于建设有强大传播力、影响力的网络平台,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光明网在点击量、访问人数上,排名全球80名左右,在国内体制内网站中处在最前列的位置。作为文艺界的老朋友,作为文艺评论的新阵地,我们有责任在中国文艺评论传播联盟的统领下,为广大的文艺评论工作者提供技术支持与平台支撑,成为优质文艺评论作品的扩音器、放大器。
预祝中国文艺评论传播联盟在全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的率领下,旗开得胜,占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文艺评论舆论阵地。
杨谷
*杨谷:光明网总裁、总编辑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