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当然需要“学术”,它本身并非“学术”。“学术”是评论的基础,但不是评论“本身”。
“学术”是不需要“传播力”的。它只是学术圈的事,而学术圈的事,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但,“知道”了也只是一个小“圈子”。越是高端的“学术”,“圈子”越小。“圈子”的大小,是衡量“学术”高端与否的标准。
那么,当下的评论为什么还可能存在那么一批“学术腔”呢?既然“存在”了,一定有它的合理性。因为,他们并不需要在“圈外”传播——所谓“传播力”与“影响”,就是在“圈外”的大众里,看你覆盖了多少面积,“圈”了多少人。他们要的是“圈内”认可,要“核心期刊”发表,评上职称。而“圈内”是要看“学术”的。这叫“精准传播”有限“影响”。
“学术”是“研究”,是“理论”,不是“评论”。“学术”是评论的“工具”。没有“工具”不能“学术”地评论。但,只有“工具”,只展示“工具”——绝大多数都是进口的、自己也不太明白的“工具”,谁知道你要干吗?
破除“学术腔”不是破除“学术”,而是让“学术”说“人话”,说你要传播的人听得懂,听得进的话。
现在让“学术”说“人话”已经是一件需要“学习”的事了。英国诗人奥登说过:“一般来说,当我们阅读一个有学问的批评家的文章,我们从他的引文获得的教益要比从他的评论获得的教益为多。”现在这些“有学问”的批评家,他们的“引文”也没有多少“教益”了。因为,他们自己也没弄清楚这些“引文”真正的意思。
陈青洋
*陈青洋:《中国画画刊》主编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