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文摘文艺评论栏目包括文艺批评和文艺研究两大板块。文艺批评深入文艺创作与批评现场,以对文艺创作现状的把握勾勒、对文艺现象思潮的探察辨析、对文艺争鸣与理论问题的深度介入和梳理研求为鹄的,凸显价值判断,展示学术创见,张扬批评锐气,让严正的批评精神深入现场,增强批评的有效性。文艺研究旨在发掘学科生长点,反映文学、艺术及美学学科新发现、新进展、新成果,关注文艺研究全局性、前瞻性课题和热点焦点问题。批评和研究两翼并重,力求在自觉回应当下问题的同时,注重学术探索与积累,为广大读者和学界同仁提供真知灼见。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批评家,这就向文艺评论工作者和评论刊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媒体的崛起,对传统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形成强烈冲击。面对网络海量信息和迅捷传播,面对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等强大的数据库,素有“刊中刊”之称的传统学术文摘类期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不过,危机中也潜藏着机遇。一方面,信息爆炸使其集百刊之长的优势在减弱;另一方面,信息泛滥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匮乏的时代,太多劣质信息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优质信息的快速精准获取,这就需要文摘类刊物整理筛选真正有思想深度有学术创见的内容,为人们提供高品位高质量的有效阅读。内容为王是期刊的生存之本。为此,新华文摘评论栏目着力在内容上下功夫,力求在二次编辑深度加工上做足文章,真正荟萃精华,为读者提供有情怀有温度有思想穿透力和审美洞察力的好评论。
首先,以广阔的阅读视野、敏锐的洞察力、专业性与通俗性兼顾的眼光精选精编,架起沟通学院与大众的桥梁,让文艺评论走出象牙之塔,真正发挥批评的作用。“广摄千家报刊,精选天下文章。”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选择及时反映当下创作思潮与理论前沿问题,尤其是有强烈现实针对性的议题,把话题做足做深。同时,强调专业水准兼顾读者趣味,通过精心的摘选与编辑,力避行文艰深的学究气,化冗长晦涩为简洁明快,深入浅出,让新思想新成果走进读者。
其次,以坚实的理论见解和鲜明的价值立场引领文艺创作与批评。互联网时代文艺批评海量意见的生成和专业性稀释导致文艺批评陷入众声喧哗的混乱状态,而从海量的作品中去芜存菁、披沙拣金,发掘发现精品力作,是文艺批评工作者的任务。这既需要专业文艺评论工作积极介入文艺现场,主动发声,及时发声,同时也需要主流媒体放大并凸显有专业素养和学术创见的声音。新媒体时代更需要价值引导,更需要正面引导。当下生机与芜杂并存的文艺现象和涌现的各种文艺思潮,需要文艺评论工作者和评论刊物对之进行理性辨析,解惑释疑,共同推出有思想有见解有立场的评论,共同营造良好健康的创作与批评生态。这是主流媒体不容推卸的责任。
最后,以内容为支撑探索与新媒体的融合之道。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对严肃文艺批评构成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便捷。网络加强了刊物与作者、读者的联系,推进了刊网融合和同行联盟,媒体融合拓宽了传播渠道。目前新华文摘已拥有自己的数字平台和官方网站( www.xinhuawz.com ),并且建成了拥有完整编审流程的线上期刊采集编辑平台。同时,杂志社还申请开发了淘宝店、新浪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平台,又推出全新的手机APP,实现了《新华文摘》品牌和内容的进一步延伸。杂志社正依托国家文化产业项目资金的支持,对原有数字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建成集数字采编系统、版权管理系统、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全媒体发布系统和出版发行管理系统于一体的全新的新华文摘数字平台,实现采、编、发、展示全流程数字化的出版目标,从而将内容传播力和影响力最大化。
陈汉萍
*陈汉萍:《新华文摘·文艺评论》主持,编审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