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信息获取方式和途径发生改变,拥有庞大用户数量和高黏性用户群体的微信平台得到传统媒体青睐。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纷纷通过入驻微信公众平台的方式拓宽新媒体传播渠道。2014年,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开通并认证了“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wyplzg),聚集了数万名忠实用户群。我们致力于打造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矩阵:
一、发挥组织优势,着力共建文艺评论家园。你有舆论推手,我有党团组织;你有乌合之众,我有评论家园;你有利益驱使,我有情怀道义。“中国文艺评论”公众号充分发挥各级文联、文艺家评论家协会等组织优势,通过与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和优先微信公众号供稿等方式,保障了公众号的新闻时效性和内容权威性。在微信信息生产中,适量加入语音、微视频、动图、背景音乐等新媒体元素,提升了微信内容的可读性,使信息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中国文艺评论”推送的内容同期在中国文艺评论网站的“微信推荐”专栏更新,实现了移动端和PC端的跨屏融合。同时也与“艺评中国”和“艺评头条”等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公众号一起形成了集聚效应,扩大了公众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构建艺评共同体,着力打造优质原创平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共同体的建构离不开文艺粘性。加强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提高审美、引领风尚,既力推“高得上去”的专业评论,评交响乐、文人画、古典舞、现代舞,又培育“低得下来”的大众评论,评摇滚音乐、通俗歌曲、街舞、广场舞、动漫游戏。
“中国文艺评论”公众号拥有强大的内容优势,专业的信息生产模式使原创内容成为主要推送内容。特别是对一些重大文艺热点、现象、人物、理论的持续报道和推送,体现了专业的文艺评论生产能力,为用户提供了不同的观察视角。信息推送意味着信息选择和价值观传递,“中国文艺评论”公众号的文章成为其他公号竞相转载的对象,在搜狐网、今日头条、腾讯企鹅号等同步传播。
三、运用网络信息,着力推动融合创新发展。“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新时代要求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把握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握“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让专业生产内容(PGC)和用户生产内容(UGC)有效对接,融合成为“PUGC”内容生产模式,引领万众创新。“中国文艺评论”公众号注重改变传统话语体系,创新加强与用户互动,形成新的沟通与表达方式。我们在策划选题、炼制标题、图文并茂、加强互动等方面力求体现匠心、有价值、趣味性和情感触动,被数万文艺评论相关人士关注、置顶、每日“打卡”阅读转发,并形成数千条有效高质微评留言。
新时代,新媒体,新传播。希望“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文艺评论传播工作。广泛团结核心小众与普罗大众,形成主旋律突出、多声部活跃的大合唱。从硬件到软件,从物质到精神,从科技到人文,从精英到大众,让生活更艺术,让评论有力量!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