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正文

罗怀臻:将革命记忆“种植”在青年心田

2021-04-06 阅读: 来源:《青年报》 作者:杨力佳 罗怀臻 收藏

  (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青年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21-03/24/content_116808.html

一个月首演一部新作,罗怀臻:

将革命记忆“种植”在青年心田

  今年3月到5月,由著名剧作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罗怀臻担当编剧的三部剧目——扬剧《阿莲渡江》、淮剧《寒梅》、京剧《换人间》将陆续在江苏扬州和上海首演。“一个月首演一部新作,如此密集的节奏,在我从事剧本创作的30多年职业生涯中,是很少见的。”为了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罗教授近来全身心投入到红色题材的创作中,孕育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

罗怀臻

  关键词 三江汇流

  “在当下,任何人都无法摆脱这三种文化传统的影响:谁没学过唐诗宋词?谁没读过安徒生童话?《红岩》《南征北战》随时都可能唤醒我们的审美记忆。”

  如何把古代的故事讲给现代人听,把革命的故事讲给年轻人听,把中国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听?罗怀臻说,近年来,上海舞台艺术创作一直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艺“两创思想”。与此同时,也在建设新时代海派文艺过程中不断探索。

  他把价值观的评价标准归纳成一个词:三江汇流。在当下,每个人都面对着三种文化传统,任何人都无法摆脱这三个文化传统的影响。

  “第一,中国古代文化传统。谁没学过唐诗宋词?没听过二胡、笛子的演奏?没吃过饺子、吃过月饼?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典型元素,有形无形中,我们的视觉、听觉、味觉、感觉,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文化传统是每个中国人的基因,如盐入水,无法解析。”

  “第二,欧洲现代文明传统。欧洲现代文明是指以欧洲文艺复兴为标志的现代文化传统。谁没读过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没听过钢琴、小提琴?没看过芭蕾舞、听过交响乐?不知道俄国的托尔斯泰、法国的雨果、英国的莎士比亚?这些文化成果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它会影响我们的趣味,影响我们的感觉,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创作,影响我们对文艺作品的审美评价。”

  “第三,中国革命文艺传统。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历经延安时期所形成的革命文艺理论和实践,直到今天所倡导的主旋律创作、红色题材创作以及现实题材创作,中国革命文艺传统也同时伴随着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和欧洲现代文明传统渗透在国人的文化意识中。如文学作品《红岩》《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红旗颂》,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南征北战》《早春二月》《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等。这些文艺作品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随时都可能唤醒我们的审美记忆,拨动我们的心弦,它也是我们文化素质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在他看来,这三个文艺传统共同构成了今天的文艺观,这个新的文艺观就是“两创思想”,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它是检验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新尺度,也是指导红色题材、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理论标准。

扬剧《阿莲渡江》的舞台装置设计

  [对话]如何拉近红色剧作与年轻观众之间的距离?

  烽火岁月,鲜活人性

  青年报:这三部剧目分属不同剧种,题材跨度很大,罗教授希望通过这三部剧来表达什么?

  罗怀臻:扬剧《阿莲渡江》的故事是以渡江战役为背景而展开的。在之前的几十年里,这个题材已经被表现过很多次,这回,我将笔墨着重放在了观念渡江上——面对即将到来的新政权、新时代、新生活,在社会与时代的转换中,人的观念的转变。

  例如,通过爱情自主、婚姻自由来看待妇女解放问题。这个话题对于当下,也具有思考意义:时代进程已经来到2021年,现代女性的思想是否已经真正做到了独立不依附?每个女性在看到这里的时候,都可以扪心自问。

  京剧《换人间》是根据电视剧《北平无战事》改编的。改编本将方步亭妻子程小云的身份设置成了地下党,在增加戏剧张力的同时,也引发了思考:当夫妻情以及兄弟情、父子情等等私人情感与理想产生冲突的时候,该如何抉择。

  淮剧《寒梅》则是对1991年首演的淮剧《党的女儿》的再创作。当年,淮剧《党的女儿》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而作,如今,30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建党百年。30年的观念认识与舞台艺术发展,如何再深入、再创新?所以,我们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做了一些新的处理。与同类题材的改编相比,淮剧《寒梅》的最大特点是改变了人物关系,即把女主角寒梅与叛徒李炳辉设计成为一对夫妇,而且,寒梅当时正怀着孩子。一边是革命信念,一边是个人情感,让矛盾更加尖锐,寒梅的纠结与抉择,更加可以牵动每一位普通观众的心。

淮剧《寒梅》剧照

  我希望我们可以通过特殊时期的红色题材作品创作,更深层次地关注烽火岁月,艰难时世,关注人在信仰辉映下的鲜活人性。这些精神世界的真实感和同理心,更可以打动人心。

  红色题材,关注人生

  青年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你写的第一部红色题材作品。这样一部表现地下党生活的红色题材舞剧,在没有进行特别宣传或推广的情况下,依旧能受到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欢迎。很多人在观看了这部作品之后,感觉它与传统的红色叙事有很大的不同。

  罗怀臻:《永不消逝的电波》关注的是人生,红色题材也是一种人生,能让大家感动,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其中产生各自生命的联想。很多人都被男女主角最后分手的那段双人舞感动了,因为他们表现出的操守、情怀、信念,是超越意识形态的操守、情怀、信念。就像一个教师、一个工匠,他们在本职工作上几十年的操守也会感动旁人。何况李白夫妇从事的事业,已经被历史证明了价值,他们参与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政权、一个全新的社会,今天的我们都生活在他们创造的成果中,所以,我们的感情波动了,被带动了,这就超越了题材本身。

  诚意表达,积极创新

  记者:在艺术创作中,你是如何拉近戏剧与年轻观众之间的距离的?

  罗怀臻:当下观众主体是80后、90后、00后出生的人,需要将革命历史记忆以新的讲述和新的讲述形式重新种植到他们的心田。

  这种“种植”不是简单的、单向的,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它必须有诚意,必须有同理心,必须有说服力,必须是讲述者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人性的诚意表达,对形式的积极创新,进而实现艺术审美的无缝链接。要知道,红色题材创作并不完全等同于红色主题宣传,红色题材的教育意义是通过艺术创作的真实感染力所达到的。

罗怀臻在《换人间》建组会上

  [记者手记]让红色人物告别脸谱化

  采访结束,临走时,巧遇上海京剧院85后青年演员鲁肃来找罗老师讨论剧本,研究角色,他此次在《换人间》中扮演方步亭一角。照理说,演员平时直接面对的是导演,是不太会直接找编剧的。这股认真钻研的劲头,让罗教授很是欣慰。要让年轻一代,在对红色题材保有热情的同时还积极思辨,好的剧本功不可没。告别脸谱化,红色人物将更加鲜活真实,告别概念化,红色故事将更加深入人心。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罗怀臻专页

  罗怀臻:现代戏重在现代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

  罗怀臻访谈:"从舞剧诞生时就有文学家的介入"

  罗怀臻:以回归为驱动力的创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