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正文

抒写鲜活党史,唱响英雄赞歌(郑荣健)

2021-04-01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郑荣健 收藏

  (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中国艺术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history/20210331/index.htm?page=/page_2/202103/t20210331_540223.htm&pagenum=2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民族歌剧《英·雄》国家大剧院上演——

抒写鲜活党史,唱响英雄赞歌

  ◎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文艺工作者为英雄人物树碑立传、传神写貌,塑造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艺术形象代代相传、深入民心、弘扬光大,是神圣的天职。

  ◎导演黄定山表示,《英·雄》是一部具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史诗品格的民族歌剧,在戏剧结构上融合了传统与非传统的结构方式,呈现出一种多散点的散文式的传记人物美学特征,这是中国民族歌剧多样化的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

  3月23日、24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株洲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排演的民族歌剧《英·雄》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该剧讲述了早期共产党员、革命烈士缪伯英和何孟雄的故事。缪伯英于1920年11月参加由李大钊组织的党的早期组织,并与丈夫何孟雄在李大钊的帮助下成为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女党员。革命中,两人先后牺牲,表现出了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精神。

  ◎写貌传神述史,传承红色基因

  缪伯英曾参与领导了京汉铁路北段的总罢工,在罢工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血腥镇压后,秘密主持编印了《京汉工人流血记》等,揭露军阀政府残害工人的暴行,后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入狱,并于1929年10月在上海病逝。1931年2月,何孟雄在上海龙华监狱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缪伯英的灵柩和一双儿女均不知所终。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主任肖鸿斌谈道,他听闻两位共产党员的故事后,深受触动,“株洲是‘音乐之城,歌剧之乡’,我们应该创作出大型的歌剧作品,铭记英雄功绩,传承红色基因,让党史鲜活起来”。

  歌剧《英·雄》以史实为依据,通过“初恋·俚歌”“热恋·酒歌”“苦恋·离歌”“生死恋·长歌”四幕,塑造了一对有血有肉、轰轰烈烈的共产党“英”“雄”夫妻形象,讴歌了第一代共产党人的初心之纯、主义之真、信仰之坚和人格之美。演出中,革命英雄的故事曲折动人,充满了青春、热血、理想、信仰和可歌可泣的爱情、激情和深情,深深感染了在场观众,赢得了阵阵掌声。

  缪伯英的扮演者王丽达深有感触地说:“缪伯英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女党员。对于她,我始终怀有崇敬之心。他们对党坚定的信仰,值得我们深入学习,鼓舞我们不断向前。”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缪伯英虽巾帼英气、精神超群,但由于牺牲过早,宣传不够,如今已鲜为人知。“文艺工作者为他们树碑立传、传神写貌,塑造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艺术形象代代相传、深入民心、弘扬光大,是神圣的天职。”

  据悉,目前株洲市委市政府将《英·雄》列入全市“两学一做”和“不忘初心”的主题教育辅助教材,全市党员踊跃观看,以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诠释信仰力量、致敬奋斗精神

  全剧最后,当青年学生们手持鲜花一步一顿、为革命英雄鞠躬致意时,许多观众的泪水夺眶而出……“两位年轻的共产党员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他们牺牲时都只有30多岁,和我们现在的年龄差不多,是我们的榜样。”“《英·雄》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也鼓舞我们不断拼搏、不懈奋斗。”不少年轻观众激动地说。

  “这对革命英雄夫妻的故事热血、励志!在动人故事和美妙旋律中,我们深刻感悟到了革命光荣传统的力量。”90后观众韩星星激动地表示,“我被这部红色歌剧‘圈粉’,不仅唱得好、演得好,舞美也不错,我要为《英·雄》点一个大大的赞!为不懈奋斗的青年革命者点一个大大的赞!”

  这源于信仰的力量,也源于这部作品的情怀情感,既充满励志奋斗、自强不息的正能量,又不呆板说教。“革命先烈不仅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儿女也不知所终,让我最感动,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乔佩娟说:“这是很好的一部正能量作品,让年轻人真正知道我们的先烈是怎样奋斗的。”该剧总导演黄定山表示,《英·雄》追求的就是“年轻、时尚、潮流”,“它讲述的是革命年代最时尚、最具先进理念的一群年轻人的青春热血故事,堪为当代青年楷模;这群革命者追寻真理、不懈奋斗,这也是当代青年的潮流”。

  此外,歌剧《英·雄》的舞台设计还突破了90度的观赏限制,达到180度的广角。同时在全场设置60多组音箱,采用360度立体环绕。通过光效、多媒体现代艺术等,《英·雄》的演绎更加美轮美奂、气势磅礴,融合释放出全新的美学体验。

  ◎探索民族歌剧多样化发展之路

  “要上高山那就莫怕风,要下大海呀就莫怕龙。好花不怕霜雪打,霜雪越打花越红哟……”在歌剧《英·雄》中,大量湘东民歌、花鼓戏元素让观众惊喜不已,大筒、唢呐等民族乐器的运用也十分巧妙。不少观众在观剧结束后都不由自主地哼唱剧中的一些旋律,他们在相关公众号宣传后留言,表示全剧故事娓娓道来,歌词优美,曲调婉转,打动人心。

  “歌剧要好听易传唱,不仅要有好故事,更要有好音乐。《英·雄》在学习借鉴西方歌剧的同时,始终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歌剧《英·雄》曲作者杜鸣说。据介绍,为了创作歌剧《英·雄》,导演、编剧、作曲、主演、服装、化妆等剧组人员,曾多次深入革命前辈生活和战斗的基层一线,挖掘和体会各种党史细节。乔佩娟指出,我国民族歌剧出现过《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等时代经典,它们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深入群众、深入历史去挖掘灵感、讲好故事,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发扬。黄定山表示,《英·雄》是一部具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史诗品格的民族歌剧,在戏剧结构上融合了传统与非传统的结构方式,呈现出一种多散点的散文式的传记人物美学特征,这是中国民族歌剧多样化的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

  “总导演在‘新婚’‘二七大罢工’等重点段落中,既在纵向上注重继承创新中国民族歌剧的优秀历史传统,‘各美其美’,并以此为本;又在横向上注意‘美人之美’,学习借鉴外国歌剧中适合中国国情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还努力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向花鼓戏、湘东民歌汲取营养。唯其如此, 《英·雄》既有浓郁的民族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感。”仲呈祥指出,《英·雄》体现了难能可贵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觉醒,更昭示出当今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一条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把先烈的故事唱给更多人听

  截至目前,歌剧《英·雄》已在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地演出73场、观众累计8万余人次。

  歌剧《英·雄》出品方、演出方表示,服务群众的舞台、提升艺术水准的机会,不仅在城市、在剧场,也在乡村、在田间地头。在密集的剧场演出之外,《英·雄》团队打造了“轻装版”的文艺志愿者小分队,创新地把舞台搭到了百姓家门口,通过原班人马演绎精彩片段,让没有机会走进剧场的广大群众也能够欣赏到英雄夫妻的魅力、学习传承英烈精神。

  “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当年《英·雄》的故事是我们在送戏下乡时听说的,如今又演给村民看,给广大村民送去更多精神食粮,我们很辛苦也很幸福!”演职人员纷纷对记者说,“我们也从广大观众这里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凝聚群众的智慧。他们和英雄生长于同一片土地,对我们的作品很有发言权。比如群众反馈‘想听到更多的湖南元素’‘希望能打造和传唱一两个经典唱段’,这些建议我们都十分重视,不断鞭策本剧打磨再打磨、提升再提升。”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郑荣健,《中国艺术报》记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杂技剧《化·蝶》:探寻杂技发展的新维度、新可能

  民族歌剧《红流澎湃》:个性抒写铸就岭南风格(郑荣健)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