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网页如上“来源:新华网客户端”,查看报纸报道,链接为:http://my-h5news.app.xinhuanet.com/h5/article.html?articleId=af09aeb1bfceaaff36b6b474b7cae996&share_device_token=659d1035168a611415700c476ec6343c&share_time=1606013560616&share_type=1&from=singlemessage)
随着脱贫攻坚战收官阶段的逐步逼近,脱贫攻坚主题电影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纵观这些影片可以发现,虽然都以它们“献礼”作为出发点,但囿于创作理念、艺术表达和传播路径等多方面的结构性问题,并未都能在观众层面找到落脚点,只能成为一种单向度的政宣话语。而近期上映的《橙妹儿的时代》努力突破这种创作逻辑与框架,通过颇具创新性的创作手法与艺术表达,与观众形成双向度联动,建立起了共同体美学,使“精准扶贫”的主旨思想得以有效传递,进而成为了当下脱贫攻坚主题电影中为数不多的具有丰厚人文内涵和较高艺术品质的影片。
《橙妹儿的时代》由重庆籍女导演罗英执导,聚焦反应重庆夔州脱贫的真实故事。影片以青年创业为主线,从扶贫攻坚和农业产业化建设两个角度出发,通过多视角、全方位的叙事方式讲述了海归青年曹心橙(橙妹儿)和农业技术员江文玲,在扶贫干部楚黎明及同学郑明磊的帮助下,创立夔州脐橙“香橙时代”品牌,通过对脐橙种植、采摘、加工、物流运输、市场营销的全面运营,开拓出具有现代化产业特色的“订单农业”之路,带活一方热土的感人故事。
不同于大多数脱贫攻坚主题电影的“村官叙事”和“英模叙事”,《橙妹儿的时代》充分尊重了当下观众的接受心理,采用了一种青春视角来讲述脱贫故事,即以青年身份和个人理想来强化艺术表达的公众性,弱化了影片的政宣色彩,契合了观众的审美期待,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农村建设的“青春之歌”。
影片主要将视角聚焦女主人橙妹儿。这一角色在人物身份设置上虽是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追求个人理想的有志女青年,但创作者并为刻意悬置其“海归”身份,而是让其扎根乡土、走进农户,与当地百姓共同奋战在脐橙生产一线。因而在她身上观众不仅能看到本土与域外观念的博弈,也能看到现代与传统的冲突,还能看到个人理想与现实境遇的矛盾,构成了一种强烈的戏剧张力。
片中橙妹儿的个人理想是推进叙事线索的主要动机,而乡村振兴则是其理想的核心诉求。为了强化和合理橙妹儿的个人理想与“归乡”意图,创作者在影片中嵌入了地缘共同体、血缘共同体与精神共同体等三种共同体的基本形式。所谓地缘共同体,即通过人与地的故事来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的理念将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在影片开头部分,创作者就以黑白色调的影像书写了橙妹儿与生长于夔州这片土地上的脐橙的不解之缘。恰如片中关姨所言,“自旅美华人三十年将脐橙带入夔州”,这种作物就成为了数代夔州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这使脐橙得以作为一种挥之不去的乡土意象深植橙妹儿心中。因而当橙妹儿学成归国,发现十几年过去,记忆中美好的脐橙依然和当年一样只需两块钱一斤,而来往于夔州的游船却宁可花更多钱从澳洲空运也不愿意以本土脐橙来供应客人的情况时,便激起了她振兴乡村的斗志和意识。
“归乡”意图同样需要血缘的联结,才能使其具备根性。因为乡土社会的关系圈层通常会依赖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完成建构。影片中,创作者着重塑造了橙妹儿的血缘共同体纽带——家族情感。创作者通过橙妹儿、关姨和爷爷奶奶三代种橙人来搭建故事构架,描摹出代际之间的命运变迁、观念转变与文化传承。讲述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以及几代人对于脱贫致富的不屑追求,使影片具备了历史的深邃和厚重感,同时也使“归乡”意图具备了合理性和完整性。
除却地缘和血缘,橙妹儿对家乡和脐橙事业的认同与坚守也来源于新一代乡村建设者们所营造的精神共同体。影片中,创作者并未局限于对橙妹儿个人事迹的雕琢,而是通过对农业技术员江文玲、扶贫干部楚黎明、同学郑明磊以及返乡青年文小桔等角色的多角度刻画,来塑造起一个鲜活生动、富有进取精神的青年群像群体,进而带领观众从不同人物角度切入,全方位地还原出夔州脱贫攻坚的全貌,激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橙妹儿的时代》虽无浮夸炫目的奇观展现和群星闪耀的演员阵容,但却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质朴温润的镜头语言真实生动地还原出了夔州百姓的文化习俗与生活情景。影片首先启用了大量本土演员和非专业演员,并以重庆方言作为影片的主要语言基调。这使得影片中的人物和对话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地域指向性也更加明显。毕竟方言不仅承载着丰厚的地域文化内涵,也是地方人文气质沉淀的结晶。对于大多数外地观众而言,重庆方言带有一种幽默和俏皮感,所以方言的使用无形中给影片增加了喜剧性色彩。如片中奶奶对橙妹儿自我调侃那句“山猪儿吃不惯细糠”,以一种诙谐的语言生动地传达了两代人代际之间的观念差异,引得观众捧腹。
其次,在对夔州人文生态环境的展现上,做到了以真实为基准,不偏不倚。当前,许多脱贫攻坚主题电影创作要么一味地专注于对贫困地区田园牧歌式的景观描写,要么一味地向观众呈现贫困地区的破败、落后与不堪,这种极端化的表述遮盖了脱贫攻坚的真实本质。而《橙妹儿的时代》突破这种创作倾向,拍摄了大量具有全知视角功能的航拍镜头为了,还原夔州的真实境况与空间。一方面向观众展现出了夔州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新风貌和新视角;另一方面,也通过对夔州复杂多变的山地地貌全景式呈现,让观众切身体悟夔州脱贫的艰难和困苦,表现出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再次,在对贫困人民塑造上,创作者也并未将其表面化处理,而是置身其中深入探究贫困的成因。片中主要为观众塑造了两种贫困样本——超生的文长生和为路所困的冉阿婆。二者难以脱离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重男轻女和养儿防老的封建思想。而创作者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并将其完整地展现给观众,让观众得以深刻理解贫困的现实成因和历史背景。此外,创作者也真实地还原了贫困人民的生活境况。如片中冉阿婆和孙女妞妞在破败的屋檐下以一包方便面果腹,为了填饱肚子,冉阿婆甚至连勺上的汤汁都舔得一干二净。这一桥段深度揭示出了当下许多贫困人民的真实境况,而非虚假的模仿扮演。透过这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观众得以深刻理解“脱贫攻坚”不是飘渺的共同富裕想象,而是有更坚实的生活根基和更深远的实践意义。
《橙妹儿的时代》的主题思想虽然严肃,但创作者却通过艺术化审美与创新性表达满足了的娱乐需求。为了契合当下观众的心理及期望,创作者在视觉表意和叙事张力两个方面做出了突破。在视觉表意层面,影片中不仅有10元人民币上壮阔的夔门景色,还有瞿塘峡、白帝城等颇具重庆特色的宏伟景观。但创作者并为流于对景观和空镜头的直白表现,而是将杜甫、李商隐等当地诸多人文历史和古典诗句融合其中,突显出了夔州作为“诗城”的历史地位和身份,同时也使影片具备了一种文人电影的美学特征。而在叙事张力层面,创作者采用了深度喜剧的类型化叙事手法。在这一叙事策略下,故事喜剧性的彰显不再是依赖于加笑料、抖包袱和对人物审丑,而是将戏剧冲突集中于人物的个性矛盾和动机的错位、误会上。如片中文小桔顾“假男友” 郑明磊回家见父亲,却无意中重燃了父亲对种桔的热情。这种创作手法奠定了该片正面且欢乐祥和的基调,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总的来看,《橙妹儿的时代》成本虽小,但其通过共同体的营造、现实主义、类型化叙事以及诗性化的镜语表达与观众建立起了共同体美学。诚然,该片在诸多镜头语言和人物关系的处理上还存在些许瑕疵,但其在创作手法与艺术表达上的创新却具备无法磨灭的人文内涵和艺术品质,无疑为脱贫攻坚主题电影创作作出了有益探索。
(作者:饶曙光,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