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脱贫攻坚”艺评专栏>正文

报告文学:忠实记录脱贫攻坚伟业

2020-05-14 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丁晓原 收藏

  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为报告文学写作提供了大量生动丰富的题材资源。近年来涌现的一系列作品,全景记录了新时代脱贫攻坚行动的历史进程,大写了在攻坚克难中形成的中国力量、中国创造和中国精神,生动塑造了“中国脊梁”式的扶贫楷模、脱贫强者,也以全新的文学经验和有效的文学书写,丰富了报告文学的内存。

  一项主题性创作工程

  新时代报告文学对于扶贫脱贫现实生活的介入,首先得力于文学组织工作上的有力推动。近年来,中国作协及时启动“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在各类创作扶持项目上,中国作协和地方作协也向脱贫攻坚主题创作进行倾斜。这些举措有力促进了报告文学主题写作高潮的形成,其中的成果就包括一些知名报告文学作家的新作力作。

  何建明的《山神》塑造了“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得主黄大发的本真形象。36年来,他带领村民修筑“天渠”引水,改变山村面貌,堪称“当代愚公”。《时代大决战——贵州毕节精准扶贫纪实》则是一部特写恒大集团毕节扶贫模式的深度报告。王宏甲既有中篇作品《塘约道路》,微观取景贵州山村塘约之变,又有长篇《庄严的承诺——甘肃脱贫攻坚纪实》(合作),全景呈现甘肃脱贫攻坚成就和感人故事。贵州作家欧阳黔森的作品《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报得三春晖》《看万山红遍》,为脱贫攻坚重点地区作家的主题创作作了示范。青年作家纪红建的儿童文学作品《家住武陵源》是以别样的儿童视角反映重大题材的成功尝试。他的短篇《曙光》,描画曾经贫困的乡村与山寨迎接脱贫“曙光”的欣喜图景。

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双龙镇水潮村风貌 新华社记者 陶亮摄

  老中青三代作家以不尽相同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为读者描写出移步换景的山乡巨变图,由此汇成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报告文学写作热潮。

  一种全新的文学经验

  脱贫攻坚的主阵地在乡村和山村。不少作家跋山涉水,来到脱贫攻坚的前沿,实实在在感受旧貌换新颜的震撼,寻觅其中富有意味的人物和事件,将一个个村庄告别贫困的故事娓娓道来。这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彭学明的《人间正是艳阳天——湖南湘西十八洞的故事》。作者讲述十八洞村的故事,不仅是游子抒发对故乡的思恋之情,更因为十八洞村与“精准扶贫”有着紧密的关系。作品上篇“看春风,春风徐徐入心田”,回叙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山村带给村民的精神之变;下篇“描秋色,秋色如许好灿烂”,叙写十八洞村践行精准扶贫思想的生动实践。

(图片来源于豆瓣)

  深度贫困县的脱贫攻坚是报告文学作家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同时又曾是国家级贫困县,2017年,井冈山市第一个从全国近600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摘帽,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作为井冈山脱贫攻坚战的组织者、实践者,刘洪的《井冈答卷》既宏阔又质朴,既有鲜活典型的真实案例,又有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入思考。作家凌翼的《井冈山的答卷》,结构开阖圆满,叙事丰富生动,以“人民是阅卷人”为“跋”,全景式立体展现了井冈山率先告别千年贫困的伟大实践。

  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在对象上由村及县、由县及地区再到省域的拓展,为读者认知脱贫攻坚事业的不同层面提供了更多可能。叶多多的《一个都不能掉队——云南脱贫攻坚之路》,通过寻访怒族、拉祜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特别是其中的直过民族,反映出“云南式脱贫”的特殊之处。王宏甲、王琰的作品以治水、治沙、修梯田、兴产业和扶贫搬迁、文化再造等为切入点,较为全面地报告了具有甘肃特点的脱贫攻坚实践。纪红建的《乡村国是》是同类题材中空间涉及最广、内容最丰富的作品之一。作者采访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云南等地的39个县市,走进了202个村庄,更开阔、更全面地反映出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的新进展、新成就。

(图片来源于豆瓣)

  一组丰富的人物形象

  文学是人学。我们看到,不少报告文学作家没有把脱贫攻坚简单作为一项工程或项目来书写,而是始终关注这一宏大而艰巨的工程中人的存在,将人物设置为作品叙事的中心,真实地塑造和表现出个性鲜明又襟怀人民的人物,这是对当代文学史人物画廊的丰富和拓展。

  脱贫攻坚报告文学对人物的表现,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品直接以表现人物为主题,如何建明的《山神》、艾平的《脱贫路上追梦人》等作品;另一种是在脱贫攻坚叙事中,选取不同类型的典型人物加以描写。阮梅的《文秀,你是青春最美的吟唱》中的黄文秀,是一位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她将驻村第一书记的角色,作为自己“青春的打开方式”,沉浸在累并快乐着的工作中,不幸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李万军的《因为信仰——“扶贫楷模”王新法》中的主人公不远千里在异乡扶贫,“吃的是自己的饭,花的是自己的钱,干的是老百姓的活”。这些人物普通而又卓然,以扶贫帮困为己任,用奉献换来群众生活的改善,是我们时代天幕上崇高闪亮的星星。

  优秀的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克服了写人时容易出现的同质化、平面化问题。作者在看起来近似的人物和事件中,努力挖掘独特性和丰富性,还原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人物。戴时昌的《姜仕坤》叙写“倒在脱贫攻坚路上的县委书记”,作品全无大词、虚词,从人物实际生活中抓取细节,寻找记录足以真实反映人物精神特质的场景和情节。“石漠化山头绿起来了,山上的羊子越来越多了,你这位‘羊司令’的头发却一天天的少了。”群众的口碑雕刻起一座时代的丰碑。

  报告文学表现人物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对人物全面深入的了解挖掘,发现其中富有表现力的生动细节和细节链,以此凸显人物作为“这一个”的形象特质和精神品格。《通江水暖》(刘裕国、郑赤鹰著)中的刘群才,原是山村最先富裕起来的“刘百万”。组织三次登门,才勉强答应在村里任职。“他思索半晌,说,好嘛,大家都要我干,我就干嘛!”村里的变电站建好了,刘群才却病倒了。女儿给他10万元钱化疗,他却把它作为村里干果产业园建设“三通”的“启动资金,连老伴压箱底的钱都取了出来”。这样的文字真切、简练、素朴,人物的闪光形象却无形中矗立了起来。

  参与扶贫脱贫主题写作的报告文学作家,以不同的视角选择眼底和心中各美其美的风景,以多彩的笔墨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乡村变迁图景。用今天的眼光看,这些作品是一个时代光与影的实录存真,而它们留给未来的则是关于中国脱贫史的弥足珍贵的文学档案。

 

  延伸阅读:

  专家研讨王慧敏长篇报告文学《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

  它是中国未来农村的样子吗?——专家研讨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有个滕头村》

  扶贫文学:叙写新时代乡村传奇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