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且看文艺扶志又扶智
——发挥文艺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独特作用
实践证明,由摆脱贫困到走向富裕,除了需要改变物质生活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帮扶对象转变思想观念、提升贫困地区自身奔向幸福生活的内生动力,让贫困不再卷土重来。文艺“扶志”是精准扶贫的金钥匙。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参加了多次文艺扶贫活动后就深有感触,他认为,精神上的贫困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危险,扶贫更重要的是要以文化人,扶贫先“扶志”。美育工作是成风化人的工作,而文艺又能凝聚人心,所以需要重视发挥好文艺的引领作用。文艺如何有效反映和艺术呈现中国扶贫脱贫进程中的动人故事和可贵精神,是时代的需求与人民的期待。所以,在这一场全民参与的脱贫攻坚战斗中,应充分发挥文艺在“扶志”与“扶智”方面的独特作用。
用文艺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信心
在巨大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重要。党中央要求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实现脱贫,做到真脱贫、脱真贫,体现了脱贫攻坚的强大信心和决心。各地各部门也针对造成贫困的多种不同原因,分类施策,通过发展产业、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加大资金扶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整村推进、扶贫搬迁等多项措施开展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无论是何种扶贫方式,最终还是要看贫困群体自身脱贫的意志、决心与能力,促进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文艺工作大有可为。比如说,湖南省文联常年坚持把“老、少、边、穷”地区作为开展文艺惠民志愿活动的重点地区,认真谋划公益性文艺惠民活动,紧扣精准扶贫主题,精心组织编排节目,文艺志愿者和群众表演队同台演出,用时尚的歌舞演唱、风趣幽默的曲艺表演、墨香四溢的书画挥毫,既真切反映乡风民俗,又深入宣传精准扶贫脱贫的好政策,用艺术的形式热情讴歌党的正确领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美好生活图景,让贫困地区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以此激发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鼓舞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斗志,走出了一条“文艺扶贫”的湖南模式。
推进文艺扶贫,可以组织艺术家赴贫困地区开展文艺培训、文艺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知名词曲作家为贫困地区专门创作形象歌曲,为脱贫攻坚加油鼓劲,共同唱响脱贫致富幸福歌。用艺术的方式让党和国家脱贫攻坚的坚定决心深入帮扶对象的心坎里,转化为脱贫致富的强大信心,形成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脱贫攻坚的良好局面。
让文艺成为盘活资源的催化剂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自然资源要转化为旅游资源,必须经过文化艺术的熏染。我国现在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11个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方大都地处边远,知名度不高,却拥有多元的文化生态、秀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但长期以来,因为缺少催化剂和市场经济意识,这些有利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和转化。在扶贫脱贫过程中,不少地方通过文艺家的创造性艺术劳动,点石成金,有效地将这些自然资源转化为人文资源,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刺绣
黔西南有十万绣娘,刺绣工艺精湛,但是她们的产品却难以适销对路。2016年底,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签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扶贫合作协议,双方希望将易地扶贫搬迁与非遗保护利用有机结合,用文艺创新扶贫开发方式。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通过开办讲座、办班授艺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学会了手绘牡丹画,把一个曾经靠锄头营生的贫困小村变成了如今远近闻名的“牡丹村”。该村牡丹画销售年收入上千万元,当地还建设了“牡丹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村里如今流传着“一幅画,一亩粮,挥毫牡丹奔小康”的说法。
近年来,中国文联实施了“文艺扶贫奔小康”志愿者服务行动方案,选择具备文艺扶贫基础条件的贫困地区为重点服务对象,以文艺志愿者小分队形式,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从精神鼓舞、文化发展、产业促进、资源整合等四个层面,提供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探索文艺精准扶贫的志愿服务新模式。所以,让更多的艺术家参与到国家乡村振兴计划,将乡村旅游业扶贫作为产业扶贫重点项目,整合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加大资金等扶持力度,让有条件的贫困地区放开手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尽快实现脱贫目标,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用文艺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
有文艺家说:“充满感情地书写贫困地区的变化,在这个中国脱贫攻坚的决战时期,讲好基层故事,记录下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这彰显了文艺工作者在脱贫攻坚中强烈的使命感。文艺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就要深入我国脱贫攻坚火热的现实中,去体验基层干部群众扶贫脱贫的可贵品质,积累真挚情感和创作素材,用文艺作品塑造脱贫攻坚的典型形象,激励人们把文艺作品中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
祖籍山西、生于陕西、长在宁夏的曲艺表演艺术家张保和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参加公益演出时,就根据当地脱贫攻坚的实际,将群众特别熟悉的、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八个带头人融入自己的代表性曲目民谣说唱《中国好人颂》中,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电影《十八洞村》以十八洞村的真实故事为原型,讲述了退伍军人杨英俊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带领杨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打赢一场脱贫攻坚战的励志故事。影片展现了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为老百姓带来的新气象、新面貌,折射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的碰撞与融合,引发人们对于如何脱贫和怎样才能真正脱贫的深度思考。中篇小说《高腔》《山盟》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四川省精准扶贫的现状,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五年来四川贫困地区在攻克深度贫困的伟大实践中发生的曲折而感人的故事,人物鲜活,兼具独特的地域特色。
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面对党和国家脱贫攻坚的重大部署和伟大实践,如何运用形式多样的文艺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聚焦扶贫脱贫主题,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挫折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坚持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仍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不断思考和探讨的时代课题。
(作者:周由强,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