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李武杰的长篇曲本创作,也会由此打开更多的可能,进而为唱新闻等曲艺的创演繁荣和持续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曲本基础和更加强劲的文学支撑。
杂技报告剧《芦苇青青菜花黄》对杂技剧最大的贡献在于,虽然采用了杂技剧的形式,但它的总体框架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杂技剧概念,是一种更加后现代主义的形式,它让传统的剧的形式,注入了杂技的实质内核,大胆地将传统的杂技形式,几乎不加修饰地与现代剧场拉到了一个舞台上,既开掘了传统的现代潜力,又丰富了现代杂技剧场的表现样式,以后现代主义的杂技实验性为当下中国杂技剧场艺术注入了新的观念和形式。
网络评弹《秀发》由上海评弹团吴新伯作词、陆锦花谱唱,它紧扣时代脉搏和现实生活,通过评弹擅长的对美的奉献和美的心灵的细腻刻画,塑造出一位真实感人的白衣天使形象,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曲艺佳作。
如果说是《红楼梦》这部作品让张怡改变了原有的表演风格,还有就是广大的观众让她树立了作为一名女性评书演员的表演特色,让她坚定了作为一个评书演员勇敢“追梦”的信心和勇气。
《医圣》采用导演制,全面引进戏剧的服装、化妆、道具、音乐以及舞美、灯光设置,更安排了戏剧情景表演和少量多媒体,呈现了阵容齐全的“戏剧相”。
我们要不断关注杂技事业发展实践,关注当下我国杂技的创作问题、事业与产业发展问题,发出专业性的、学理性的、建设性的声音,形成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局面。以杂技创新发展的理论思考解决现实问题,这是时代赋予杂技理论的责任,也是对众多热爱杂技的人们的鞭策与激励。
今天的从业者要多一些对传统相声之精华的钻研与领悟,并将其运用到新相声的创演中,无论是相声的形式、内容,或是题材、立意,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向生活要笑声。
《中华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厚重的学术价值、实用的教学价值、独特的文学价值和宝贵的历史价值
社会、时代为相声、为曲艺提供了各种可能性,不可能每一种创新都能成功,也不可能每一种探索都有收获。但是,创新与探索,是必须的。传统的路,必须通向未来。
传承至今,以盛小云为代表的曲坛精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继承传统中勇于创新,“出人、出书、走正路”,引领拥有400年历史的苏州评弹再次绽放光芒,奏响新时代的艺术华章。
我们还要继续推进“曲艺艺术论”“曲艺表演美学”“曲艺传播学”“曲艺教育学”等系列理论研究,促进曲艺教育规范化,开创曲艺发展“出书出人走正路”的新格局。
这次疫情是对曲艺传承与“两创”功能潜力的一次大考验,曲艺界以空前的热忱和创演的实力抓住了艺术继承与发展的契机,实现了传统艺术通过互联网焕发活力的飞跃,再一次证明了新时代原创文艺的人心路向与号召性力量。
曲艺评论功能作用的高效发挥还是应主要基于作品的实际评论,那些明确告诉曲艺从业者和普通观众一部作品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以及应该如何做得更好的文章,才能对曲艺鉴赏起到引领作用、对创作演出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