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乡土文学”因其现代意识而与世界文学时刻处在互动之中,也与中国文化、社会、历史深具精神关联,是感知现代中国文学之中国-世界、传统-现代丰富性的最好入口,也是研究现当代中国本土文学的一个极佳样本,为我们提供了中国文学在本土-民族-世界的维度中如何继承开拓的可贵经验,是探究当代“中国问题”的一个有效维度。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乡土文学”的内部研究,忽略了“乡土文学”早期的理论建构特点及这一概念产生的社会土壤、历史语境和文化动因。本文从社会学、历史学以及地域文化等角度综合考察“乡土文学”的缘起及其为何被命名为“乡土文学”,探讨“乡土文学”发展中的“中国经验”,在“乡土文学”的发展与流变中窥探其与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丰富联系。
长篇小说《河洛图》作为李佩甫对话“人与土地”的作品,以富于洞察力的笔力,揭示中原文化的“忍”和“韧”,凸显中原老百姓像土地一样沉默而博大的胸怀、坚定的根性、繁茂强大的生命力。
从1902年梁启超提倡“小说界革命”到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中国小说逐步走向现代的重要历史时期。经中国近现代作家批评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现代小说”概念呈现出从朦胧意识到理性自觉、再到明确生成的发展过程。“现代小说”既是中国文学文体的不断裂变与重构,也是小说文体的返本与开新。从“林译小说”到鲁迅小说,从梁启超到胡适,中国近现代作家批评家对“现代小说”所作的不同阐释,及其对小说文体所进行的多样探索,构成“现代小说”的复杂形态,同时,现代小说观念与创作也表现出“型类的混杂”的特点。中国“现代小说”在回到小说本体的同时,又突破中国古代小说和西方小说的理论局限,最终构建起中国现代小说的文体理论。
我们还应该制作抗疫题材的电视、广播、视频、音频,包括多语种文艺类抗疫题材节目,让我们的报告文学从单一的语言文字叙事到多媒体叙事(摄影、影视、图像)、从纸质媒介到电子媒介、微信公众号等共同发声,弘扬华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传播中国好声音,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李勇近年来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有一种独特的以散文为批评的方法,这样的文章读起来温暖体贴自不待说,从中也可见作者温煦的性情。
在当下语境中想象一种具有地方根基的文学批评,或许有一个无须言明的前提,那就是对现有盛行的文学批评方式的不满足,以及对文学批评新的可能的呼唤。
无论是口语、文字、印刷媒介还是数字媒介,媒介作为文学的载体,也作为文学传播语境的形构力量,塑造着文学的表现形态与内在审美机制,重组着作者、读者、编辑等文学生产和传播主体的结构关系,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发展的大方向。
祁志祥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以古代文论的重要概念范畴为枢纽,以儒、道、佛思想和宗法、训诂文化为文论的发生背景,贯穿起中国传统文艺思想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