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建构遵循的原则。习近平文艺思想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重申了文艺的人民性价值取向,重新定位了文艺发展的人民性坐标,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功能论、价值论和批评论,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思想指南。
数字时代是一个媒体大融合的时代,文艺评论的传播媒介、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形态、传播机制日益多元化。数字时代文艺评论传播体系建设是一个亟待关注的全新课题。当前研究尚存局限和可突破之处:第一,尚无数字时代文艺评论传播体系建设的专门研究,这一研究空白亟待填补;第二,相关研究视角相近,论述呈现同质化,应当跳出窠臼,另辟蹊径;第三,对于数字时代传播新趋势、新现象把握不够,或探索欠深度,可进一步探索;第四,对于文艺评论传播新形式、新特征关注不够,或研究欠严谨,可进一步研究。
探究文艺作品的审美特质离不开文艺理论的指导,回顾70年来中国文艺学发展历程,探讨新时代文艺创作的重点与原则,对于构建中国特色文艺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无愧于时代”,意味着艺术应当成为时代映像,映照出这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丰富画卷。“无愧于人民” ,是说艺术应当传达人民心声,替人民立言,服务人民。“无愧于民族”,期待艺术成为正与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为这个民族培根铸魂。
2019年7月2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部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十三期“当代艺术学与美学论坛”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
一门学科的成长总是需要时间的,近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民间文艺学的命运颇多起伏,而今学科的生存、发展遇到了困境和危机,独立学科地位被削弱,呈现“边缘化”趋势。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有自己独特的观念、方法和技巧。从根本上来讲,这是一种带艺术性的科学活动。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批评的笔下,其批评方法凸显了辩证思维的显著特征,批评技巧上善于抓住艺术家与作品中的矛盾,并且文艺作品中的审美要素和艺术层面得到了经典作家的重视。学习经典作家文艺批评的方法和技巧,对缓解乃至化解当前中国文艺批评的各种怪状和不足有着重大的启发借鉴意义。
《中国电影蓝皮书2019》《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19》首发式暨“互联网时代中国影视创意力、想象力、影响力主旨演讲”日前在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特别单元隆重举行。
70年文学研究是整体研究还是分段研究,可以讨论,更重要的是先做起来。一个段落一个段落有人去研究,历经数年之后,大家把这些段落合起来,或者相互作为参照,整体感的要求就会慢慢产生了。
对文艺创作来说,唯有以“明德”为支撑的精品,方可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创造中国式的文艺复兴。
《生态学与生命写作》共收录24篇学术论文,分“生态与文学”“自然与文明”“树木与动物”和“环境与伦理”四部分,讨论的范围包括从理论方法到作为文化生态学的文学,从自然 文明的生态批评实践到人类 非人类的生物圈等。
所谓设计研究的“学科间性”,指的是设计研究必须同时兼顾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交叉学科的属性。在对不同的设计门类或者不同的研究语境中,可能对其中某种学科的特性更为强调,但这种强调不构成对其他侧面的否定。任何以个别设计门类试图对整个设计学进行通则式论述的做法都是片面的。只有强调“学科间性”,设计学才具备学科独立的前提与基础。
王朝闻先生从自身的审美感受、艺术创作、鉴赏经验出发,坚定地落实以人民、现实为前提的文艺理论建设原则,始终坚持以辩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不断融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形成了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相结合并极具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美学思想,为我国当代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艺术学理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认真总结既往,坚持守正创新,朝着学理化、规范化学科发展目标不断探索、持续深化。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热烈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总背景下,回顾和总结艺术理论和艺术学学科的不平凡历程,它的变革、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层关联成为该学科最重要主题。
“美学”、“美育”正成为关键热词和潮流趋势,占据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实践:最近3年,我国每年博物馆参观人次增量都在1亿左右,对此,学界将如何看待和回应这些新现象和新问题?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著名美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朱立元。
我们今天的探讨,更多地是为阐明这样一种指向,即自觉背负时代精神、价值导向与历史责任,竭尽全力、奋力奔跑。攀登艺术高峰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理解,更需要艺术家们有一种沉静的创作态度、一种高度的责任意识,特别是持久的、默默的艺术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