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树立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文艺始终起着独特的作用;在进一步提振文化自信的征途上,文艺仍将发挥特有的影响。增强文化自信,文艺家、文艺创作、文艺事业和产业都将有更大的作为。
为了更好地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光明日报特在评论版开辟《哲学课》栏目,约请知名哲学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面向大众读者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问题的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问题、概念的普及,以期让“高大上”的哲学社会科学能更接“地气儿”。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生动地证明了,理论的生产绝不是“理论内部”的活动,而是革命实践感、历史洞察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恰当而有效地结合的成果。这是对理论和文艺理论工作者在新时代的最大启示。
从古希腊开始,西方人就从“摹仿说”入手,将艺术创作看成是认识世界的手段和工具。他们从代数的角度研究音乐,从几何的角度研究建筑,从解剖的角度研究雕塑,从透视的角度研究绘画,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文学……
回眸总结“强制阐释论”这一理论的关注点,大致包括:如何辨识当代西方文论、它对中国文艺实践的有效性如何、在西方文论的强势话语下中国文艺理论建设的方向和道路何在。
《修养》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使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修养理论具有了比较完备的形态。从此,党性的锻炼和修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普遍用语和自觉追求。
本文从“电影档案”的观念出发,为上世纪10年代的电影理论与电影史研究提供了一种的新的维度。将电影的镜头或片段,而非作品作为运动影像研究的着重点,从而探讨电影的潜能,探讨镜头或片段中潜藏的宝库,最终,探讨未来电影的可能形式。
能够真正凸显文学艺术创作价值的是感性,是直觉。由于直觉的本质是自然、自由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意向性,它能够捕捉最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与情思,完成具有意义的审美创造。
“学院派”为何会在21世纪突然从文艺批评转向了文化批评呢?追根溯源,一是对文艺创作的失望;二是认为广阔的文化批评更适应“学院派”的学术路径;三是因为批判资本主义的文化没有政治风险。
从1912年到上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在国际、国内政局波谲云诡的大语境和电影业界初成的小语境中“自在自为”。第一代中国影人在艰辛顽强的制片实践中选择、权衡、借鉴、调谐来自传统、当下和外来文化影响的多重趋力,择定“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基点,创生“影像传奇叙事”的主流范式,初步完成了中国电影“观念——美学”的塑形。
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不仅等同于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更聚焦于影视手段在人类学文化研究中的功能、性质、应用规律,以及人类学片的特征、分类与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