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政策理论>理论前沿
  • 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凝聚

    在历史上,民族与国家从她们诞生伊始就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民族的伟大每每表现为她所在国家的灿烂辉煌。

    2016-01-12详情
  • 加强文艺评论,改进文艺管理(笔谈)

      编者按:近年来,一些文艺评论疏离人民观点,欠缺中国眼光,对文艺创作的正确引领功能大为减弱。同时,新的文艺形态的无序生长也给文艺

    2016-01-12详情
  • 建设文艺研究的中国话语

    建设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体系,需要在理论层面上反观传统、反思经验,需要在批评实践上,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解析当下文艺发展经验

    2016-01-11详情
  • “中国时势”:文艺理论研究突破口

    文艺学一直以兼容并包的姿态积极吸纳其他人文专业的知识养分,并从中提炼出新的方法与研究视角。

    2016-01-05详情
  • 景俊海:做德艺双馨的文艺家

    总政宣传部、空军政治部在这里召开阎肃同志艺术成就研讨会,不仅对于研讨阎肃同志艺术成就十分重要,而且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2016-01-04详情
  • 当代叙事理论研究的创新之路

    自从西方经典叙事学著作译介到本土以来,中国的叙事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15-12-29详情
  • 文艺是精神的火炬

    在整体的文艺事业中,文艺评论是与文艺创作同等重要的一翼,只有两者紧密衔接和良性互动,才能促使文艺事业健康而和谐的发展。

    2015-12-28详情
  • 刘云山:走好正确的人生之路、艺术之路

    阎肃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2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看望报告团成员,代表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阎肃同志表示敬意,向阎肃同志家属表示慰问。

    2015-12-28详情
  • 专家汇聚一堂研讨跨文化对话与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

    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与商务印书馆共同主办的“跨文化对话与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出版座谈会”22日在京举行。

    2015-12-23详情
  • 文艺研究的方法论意识亟待强化

    实事求是地总结新时期文艺学学科建设的基本规律,揭示与剖析那些妨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因素和问题,既是必要也是必须的。这其中,方法论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值得探究的焦点。

    2015-12-16详情
  • 当代艺术的批评论

    本文为当代艺术的批评论,这与通常的批评方法论有所不同,一是批评的具体写作,二是看待当代艺术的视角和阐释当代艺术的方法。

    2015-12-16详情
  • 以新的发展理念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文化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以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政治互信和经贸往来,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战略选择。

    2015-12-16详情
  • 论艺术的抽象

    文学艺术的抽象问题,有着深刻的哲学、美学内涵,但学界迄今未有深入的探寻。艺术的抽象是艺术家、作家凭借着一种具有“知性直观”的审美判断力,直接由外物的幻觉表象、形式要素或内在的情感生活、生命经验,提纯出的一种不脱离感性存在的“情感涵括”或“经验的一般”。它的美学特质是:其审美对象是一种“虚幻性”的、间接的存在;它包含着强烈的生命体验及其转化而来的运动着的情感形态;它遵循“简化原则”所创造的是一种既具体又抽象的意象,一种动态的生命形式。

    2015-12-14详情
  • 正视中华文化 光大中华美学精神

    中国的美术工作者,理应创作体现历史久远的中华文明,弘扬大道自然、上善祥和理念的优秀作品,为人民、为时代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5-12-11详情
  • 实现中国梦的深厚软实力

    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2015-12-10详情
  • 推进中华美学和艺术精神的理论自觉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首先是要推进中华美学和艺术精神的理论自觉。

    2015-12-10详情
  • 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坚固底色

    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文明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如何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科学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

    2015-12-09详情
  • 李泽厚对实践美学的建构与解构

    李泽厚先生最先根据马克思的有关语录提出并阐述了实践美学的核心精神,从而“创建”了“实践美学”。面对“实践美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他作了多次修补。在修补中,“实践美学”渐渐被他解构。

    2015-12-09详情
  • 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演变轨迹探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迁,主要表现为从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从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从理想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从精神价值观向物质价值观的转变,这种转变同时反映了价值观解构与建构的辩证运动。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的演变轨迹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价值观的反思与博弈;20世纪90年代价值观的多元化、个体化、世俗化和物质化的深刻嬗变;新世纪以来价值观嬗变的延续与新的发展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的重构。

    2015-12-09详情
  • 核心价值观,确定我们如何存在

    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每一个人做出持续不断的努力,因为这不仅关系着我们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更关系着我们确定未来的存在方式。

    2015-12-09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