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小康之路的“乡土中国”如何丰富自身的价值内涵,新时代的乡村故事如何准确映射当代人对公共生活、时代精神、社会理想的理解……这些不仅是文艺创作命题,也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命题。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家协会编写的《筑梦:脱贫攻坚新疆纪事》,经由八位实力作家共同执笔写成,他们以“在场者”的身份深入天山南北的脱贫一线,书写近年来脱贫攻坚中的不易与感动,以饱蘸深情、感人至深的文字再现“以民为本”的大国精准扶贫之路。
我们的文学将要做的,就是以自己精湛的艺术手段,深刻的精神思考,铭记时代洪流中恒久而深情的这一切。显然,这既是作家的艺术使命,亦是作品的美学伦理。
决战脱贫攻坚,既离不开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实现经济脱贫;也需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提高困难群众“造血”功能,以精神脱贫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天地之间》取材于精准扶贫中,海归康明、农技专家彭晓雨两位不同领域的青年专家深入深度贫困村古树村,几番寒暑、历经磨难寻找并开发适合的产业项目,扶志与扶智并举,帮助村民成功脱贫的感人故事。
《扶贫志》是精准扶贫首倡地贡献给中国文学的一幅扶贫人物长卷,其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具有典型性,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形象画廊。
广大美术家投身脱贫攻坚的各个现场,感受脱贫攻坚战斗火热的场景和感人的事迹,以大量的写生采风实践和创作精品塑造这场战斗中涌现出的英模群像,表现扶贫干部倾力奉献、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时代壮举,描绘脱贫攻坚带来的山乡巨变、山河锦绣和贫困地区人民奔向小康的美好生活,讴歌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章泥的《迎风山上的告别》对时代主题的艺术书写是成功的,其作品是有个性和时代体温的,是以艺术的力量打动和感动人的现实主义精品力作。
艺术为脱贫攻坚做出的贡献是有限的,得到的回馈是心灵的洗礼、情感的升华、精神的振奋,这将激励广大美术家继续描绘和讴歌脱贫攻坚的伟大壮举和伟大精神。
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以清晰的脉络梳理、关键的细节挖掘、深刻的意义阐发、感人的影像塑造,为中国摆脱贫困这一历史性成就、为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立下了一座形象之碑。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主持,汪洋宣读表彰决定,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