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当代新诗走过的70年历程,它当之无愧是最贴近中国人心灵,也是最能体现时代气质和民族精神追求的文学形式之一。梳理总结新诗在实践与反思中的成长之路,为的是更好汲取经验,产生更多优秀诗人与诗作。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学习出版社联合8家出版社,联合推出“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这套丛书收录了从1949年至今,描写我国人民生活图景、展现我国社会全方位变革和讴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70部原创长篇小说精品力作。
70年来,广大美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爱国这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出发,创作出大量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为筑牢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根基作出了重要贡献。
银幕上,几代电影人记录了新中国栉风沐雨又坚韧顽强的成长历程,表达了人民大众苦苦追索又不离不弃的家国情怀,表现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梦想。走进新时代,中国电影执着呈现家国情怀与复兴梦想,把精彩的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艺术家们沐浴灿烂的朝阳,拥抱希望的田野,感受时代的跃动,情不自禁地呼唤: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回望新中国美术70年,中国美术的现代性演进虽曾全面引进西方再现性写实艺术,有意借鉴欧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但中国美术的现代性价值更多地是和中华民族崛起的精神铆焊一起,是在现实性的审美关怀中通过呈现为中华民族崛起而拼搏奋进的人民形象来展现中国社会这种现代人文精神的变迁。
70年来中国文艺的根本成就在于,我们探索、开辟、坚持、发展了一条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中国伟大的社会变革和壮阔的时代发展同步伐、共生长的道路
电视剧这门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的新兴艺术形态,历经几十年风雨磨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本剧到连续剧,从百姓茶余饭后的娱乐选择到深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方方面面的蝶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儿童电影从发展、繁荣、低迷,直到进入新的探索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创作特点,也展示着党和政府对儿童电影的关怀以及儿童电影创作者的不懈追求。
70年来的我国民族歌剧创作,紧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脚步,在《白毛女》革命传统、美学观念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以一批经典剧目谱写了自己的辉煌篇章。
全国美展“港澳台·海外华人邀请作品展”展品来自五湖四海,样貌多姿多彩,精彩纷呈,为我们欣赏、了解、研究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的艺术现状及文化历史心理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图像,也增进了各地艺术家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与相互促动,意义深远。
文学,特别是70年以来的新中国文学,将每个中国人与国家、民族、人民、时代和中华文化联系得更加紧密,因为其中蕴藏着奋力前行的精神力量、蕴藏着启示未来的人生哲理,更有一个民族的共同愿景。
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中共邯郸市委宣传部、邯郸市文联主办,邯郸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邯郸市作家协会、邯郸市南宫碑书法协会共同承办的“十月花香——邯郸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南宫碑》研讨会”于9月21日上午在河北供水有限责任公司邯郸管理处隆重召开。
新中国成立70年,也是民族电影发展振兴的70年。在基础极其薄弱的情况下,中国建立起完备的电影工业体系,拍出一批可以载入文化史册的经典之作,创造众多新的电影样式,深受亿万观众喜爱,民族电影因扎根民族土壤、弘扬民族精神、表现民族风格而成为世界电影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将劳动者作为自觉自主的存在,并在社会实践中显现出人的创造力、崇高理想与高贵品格,新中国70年来的文学实践可谓居功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