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重聚焦:政府信息公开VS商业秘密
2021 04/28作者:崔满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行政法领域内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立目的是为保证政府政务信息制度化、公开化、透明化,有效保障公民对行政行为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行政机关在制作、获取、保存政务信息过程中,往往会获取到涉及商业秘密信息,申请人申请此类信息公开时,如被告知涉及商业秘密不予公开或部分公开,则可能会对行政公开结果不满,易引发后续行政诉讼。一重聚焦商业秘密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 -
新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披露要求的几点变化
2021 04/27作者:范超、肖芳涌2021年3月1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新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82号,以下简称新版《信披办法》),并将于2021年5月1日起施行。相对于2007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旧版《信披办法》),新规定对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的披露要求,进行了以下方面的修订:一、明确定期报告的范围包括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不包括季度报告新版《信披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上市 -
劳动争议中的三方调解机制
2021 04/22作者:程东协商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是国际上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通行做法,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尤其是经过疫情影响,通过政府、工会、企业组织建立三方协调机制已成为保障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安定的必然选择。我国于1990年批准了1976年日内瓦举行的第六十一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通过《三方协商促进国际劳工标准公约》,确定了雇主和工人建立自主和独立组织的权利并要求采取措施促进国家一级的政府机关与雇主和工人组织之间的有效协商。此 -
“李焕英”VS“囧妈”,院线电影与网络电影有何区别?
2021 04/20作者:彭美阳据网络最新数据,截至4月18日下午16时24分,中国电影市场2021年总票房(含预售)突破200亿元,总观影人次达4.75亿,国内票房收入已经达到2020年全年(203.14亿元)水平,其中春节档上映的《你好,李焕英》票房为54亿多。在令人振奋的此时此刻,笔者不禁想到了同样是母爱题材,同样是喜剧电影,同样是贺岁片的《囧妈》。2020年以来,由于新冠疫情,几乎所有影院从2020年1月24日开始停止放映电影,所有影片均无法如期上映。原计划在 -
上市公司虚假陈述引发的索赔案件的法律分析
2021 04/16作者:白亚铮、周一新上周到青岛中院开庭,案件主要事实涉及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和未及时披露应披露的信息。纵观我国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因为虚假陈述被处罚事件屡屡发生,那么投资人作为最大的受害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如何追偿因此造成损失?下面结合我国的司法审判实践和现有政策法规的规定,从投资者如何维权角度阐述如下:一、上市公司的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虚假陈述?证券市场的虚假陈述,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在证券发行或 -
诉讼财产保全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定
2021 04/10作者:范超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两个二审民事判决案例,对申请诉讼财产保全的过错认定进行法律分析。两案例为海南智诚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智诚达公司)、郑金洪因申请诉中财产保全损害责任纠纷一案(以下简称海南智诚达公司案)和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动一公司)、宁波朗辉工具有限公司因申请诉中财产保全损害责任纠纷一案(以下简称浙江动一公司案)。海南智诚达公司案,案由为因申请诉中 -
编剧署名引热议,怎样给编剧署名才合理又合法?
2021 04/08作者:彭美阳在刚刚过去2021年度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在政协会议提案中提出,编剧的署名权等合法权益亟须加强保护,建议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编剧署名规则和稿酬支付规则;加强对涉著作权纠纷影视作品的发行管控力度,引入监督惩罚机制。同时,著名导演郑晓龙、著名作家蒋胜男也不约而同地倡议业内应更重视编剧等原创作者的署名权。近年来,影视业编剧维权的案件频频爆发,编剧署名问题积怨已深,影视文化各界人士在 -
民法典颁布后法律年龄的全部规定
2021 04/03作者:范超、肖芳涌一个人从出生时至生命终止的时间长度,年龄作为具有生物学基础的自然标志,其自然规律也是随时间而流逝的。自然标志体现在法律上,便是作为个体的法律年龄。《民法典》实施后,中国人的法律年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胎儿根据科普中国认证,胎儿是指妊娠8周以后的胎体。胎儿不能成为严格法律性质上的个体,但具备法律规定的权利。《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
限你限我不限他?谈影视“限薪令”的前世今生
2021 03/29作者:彭美阳最近网络上一片传言,票房火爆的电影《唐人街探案3》王宝强的片酬有8000万之高!很多人感叹中不禁又疑惑,不是有“限薪令”吗?为什么明星的片酬还是这么高?王宝强的片酬究竟是多少,我们不去讨论,但不得不说,提起影视行业和当红明星,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天价片酬”。有人认为,畸形的高片酬已成为影视行业的一大公害,少数明星演员独享“天价片酬”,影视作品则付出了整体质量滑坡的代价,而且明星过高收入扭曲了整个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