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ESMO精粹丨细数小细胞肺癌创新疗法,曲拉西利TRACES研究更新结果出炉!
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于10月24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圆满召开。ESMO大会在小细胞肺癌(SCLC)领域创新药物喷涌而出,抗体偶联药物(ADC)、双抗、新型化疗药等方面的研究精彩纷呈。此外,针对骨髓保护的创新药也从多角度深入研究,为SCLC患者保驾护航。以下为SCLC创新治疗相关前沿汇报内容整理,以飨读者。
重点一览
-
多项研究公布了创新治疗药物在SCLC后线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靶向DLL3和CD3的Tarlatamab、靶向TROP2的ADC药物戈沙妥珠单抗、新型化疗药物芦比替丁等创新药物为SCLC的治疗和新药研发带来新思路。
-
骨髓保护剂曲拉西利在SCLC领域深耕,TRACES研究更新的抗肿瘤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显示,化疗前接受曲拉西利可改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化疗耐受性,并潜在改善患者生存获益,有望重塑SCLC患者的化疗格局。
创新治疗探索多个靶点,助力SCLC患者更佳生存
SCLC具有恶性程度高、增殖快和转移早的特点,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且有多处病灶转移1。随着对SCLC认知的不断深入和治疗靶点的不断研究,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临床研究如火如荼地发展,助力SCLC患者的生存。
LBA92丨II期DeLLphi-301研究的初步分析:Tarlatamab用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SCLC患者
Tarlatamab是一款靶向DLL3和CD3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蛋白(BiTE)。作为SCLC的新型疗法,Tarlatamab在前期研究中已经展现出了对SCLC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II期 DeLLphi-301研究2显示,在Tarlatamab 10mg剂量中,客观缓解率(ORR)为40.0%,疾病控制率(DCR)为7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4.3个月;在Tarlatamab 100mg剂量中,ORR为32%,DCR为63%,PFS为3.9个月,OS尚未达到(表1)。
表1.II期 DeLLphi-301研究疗效结果

最常见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主要发生在第一周期,多数为1-2级,可采用相关支持性措施管理。因Tarlatamab导致的治疗中断,发生率较低(3%)。总体安全性良好(表2)。

II期DeLLphi-301研究结果支持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SCLC患者中使用Tarlatamab,后续正在进行的III期DeLLphi-304研究将比较Tarlatamab(10 mg Q2W)与标准护理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1990MO丨戈沙妥珠单抗(SG)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二线(2L)治疗:II期TROPiCS-03篮子试验
近年来,TROP2靶点是肺癌靶向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一线经标准治疗后疾病进展的ES-SCLC患者的治疗选择十分有限,戈沙妥珠单抗作为新型的靶向TROP2的ADC类药物,在I/II期研究中对既往接受过治疗的ES-SCLC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3。此处报告了TROPiCS-03研究4中ES-SCLC队列的初步结果。截至2023年7月27日,中位随访5.1个月。30例ES-SCLC的疗效分析显示,ORR和DCR分别为37%和87%,6个月DOR率为63%(表3)。

安全性方面,93%的患者发生了与治疗相关的任意级别的TEAE,60%的患者发生了≥3级TEAE,最常见的≥3级TEAE是中性粒细胞减少(33%)。没有患者因TEAE而停止治疗(表4)。该研究的初步数据支持在ES-SCLC中SG的进一步研究,更新的结果将在未来公布。

1989MO| I/II期LUPER研究:芦比替丁 (LUR)联合帕博利珠单抗(PBL)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SCLC):1/2期LUPER研究
芦比替丁作为新型的化疗药物,已纳入2023CSCO小细胞肺癌指南二线治疗推荐5。除了细胞毒作用外,还能诱导免疫性细胞死亡,抑制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的作用,影响炎症因子,与免疫治疗联合可发挥协同作用6。一项前瞻性、开放标签、非对照性、多中心的I/II期研究LUPER研究7评估了芦比替丁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复发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图1)。

图1.LUPER研究设计
LUPER研究到达了其主要终点。中位随访时间5.7个月(范围:1.0-25.2个月),ORR为46.4%(95% CI:29.5-64.2;P<0.001):2例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及4例疾病稳定(SD)超12周(表5)。

中位PFS为5.3个月(95% CI:2.7-12.0),6个月和12个月PFS率分别为42.5%和21.2%(图2)。

图2.LUPER研究PFS结果
安全性方面,任意级别的血液系统AE发生率为82.1%,3级血液系统AE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39.9%)、贫血(10.7%)、血小板减少(7.1%)和淋巴细胞减少(7.1%)。未观察到新的不良事件。LUPER研究显示,芦比替丁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有效的二线治疗SCLC疗法,安全性可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这种联合治疗方案的潜力。
骨髓保护药物多方位探索,为SCLC患者保驾护航
尽管近年来靶向、免疫等治疗药物改善了SCLC患者的生存,但化疗仍是SCLC治疗的基石。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CIM)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8,既往的对症治疗往往在CIM发生后才进行挽救,如何在CIM发生前为患者撑起保护伞?骨髓保护创新药曲拉西利由此而生,守护患者安全。
1998P|曲拉西利在接受化疗的中国ES-SCLC患者中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来自TRACES研究的更新结果
曲拉西利是一种高效、选择性、可逆的CDK4/6抑制剂,可有效降低ES-SCLC患者发生CIM。作为曲拉西利关键注册性研究——TRACES研究分为开放标签的安全试验部分(Part 1)和双盲、安慰剂对照部分(Part 2),其主要终点为第1周期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持续时间(DSN),其他研究终点包括RECISTv1.1标准下的OS、ORR、PFS以及DOR。其中,曲拉西利的骨髓保护结果已在2022年世界肺癌大会中公布,提示中国患者对曲拉西利240mg/m2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与西方国家的患者相当,化疗前给予曲拉西利可改善中国ES-SCLC患者化疗耐受性,降低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DSN),没有新的安全性事件发生,与国际研究获得了一致的结果。本次大会研究者将更新TRACES研究9中曲拉西利在ES-SCLC中的输注时间、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数据(图3)。

图3.TRACES研究的更新结果
截至2022年12月30日,共有83例患者入组Part2,其中曲拉西利组41例,安慰剂组42例。分析Part1和Part2全部患者,曲拉西利输注时间大多在30-35分钟之间(94.5%)。其中,输注时间最短为20分钟,最长为76分钟。AE的发生率在20-76分钟的实际输注范围内总体可控。
在抗肿瘤活性方面,曲拉西利组和安慰剂组的ORR分别为44.7%和39.5%(P=0.4996),mPFS分别为4.8和4.3个月(HR=0.86)。经14.1个月中位随访后,两组的mOS分别为12.0和8.8个月(HR=0.69)。虽然OS的亚组分析无统计学差异,但所有亚组的HR均倾向于曲拉西利组(图4)。

图4.TRACES研究各亚组OS结果
在安全性方面,曲拉西利耐受性良好,≥4级TEAE、严重不良事件(SAE)以及因TEAE所导致的治疗中断,曲拉西利组发生率更低;没有与曲拉西利相关的死亡事件发生。综上所述,在ES-SCLC患者接受化疗前注射曲拉西利可改善患者化疗耐受性,并提示有潜在的生存获益。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读
作者:YMT;
审校:王欣慧,王浩,任冰鑫,高加索,张莉娟,颜爱竹;
美编:王贤;
正文图片:改编自原文;
封面图片:来源于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