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入口 医疗专业入口

EN

焦虑/失眠

  • 作者:先声药业
  • 2023-07-05
  • 浏览量:

概述

失眠包括“失眠症状”“失眠障碍”(或失眠症)。

● “失眠症状”是指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意,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或晨间早醒等。

● “失眠障碍”是指失眠症状达到了疾病的诊断标准,并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导致社交、职业、学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且不能解释为其他睡眠障碍、精神障碍、躯体疾病及物质滥用所造成的效应。

● 焦虑包括“焦虑情绪”“焦虑状态”和“焦虑障碍”。

● “焦虑情绪”的主观体验是紧张和担心;客观表现可以为运动性不安,如搓手、来回走动等。焦虑情绪可以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持续时间短,不需要医学处理。

● “焦虑状态”常伴有多种躯体症状的主诉,包括肌肉紧张、头部不适,以及口干、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焦虑状态需要医学处理。

● “焦虑障碍”即精神医学中所指的“焦虑症”,表现为过度的害怕和焦虑,导致了个体、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者其他重要领域的功能显著受损,需要积极进行临床处理。

● 失眠与焦虑两者之间的关系复杂且交互,一般包括3种情况,即失眠引发的焦虑,焦虑促发的失眠或失眠与焦虑共病,因果难分。


病因

失眠的诱因:

● 心理: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导致情绪激动、不安、压力或精神紧张。

● 生理:年龄、性别、饥饿、疲劳、女性激素水平变化等。

● 环境:睡眠环境的改变。

● 药物:药物导致的人体兴奋、干扰睡眠。

● 生活行为:喝茶、喝咖啡、吸烟、饮酒、熬夜等。

● 精神疾病:焦虑、抑郁、双向障碍及精神分裂症。

● 健康问题:其他疾病导致的失眠,如高血压、疼痛等。


焦虑的诱因:

● 遗传因素

● 生物学因素

● 心理因素

● 长期使用药物

● 其他:如生活不顺心、经常不如意。


症状

失眠症状主要表现为睡眠起始困难(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以及日间功能损害,如疲劳、注意力损害、社交能力下降等。


焦虑以持续性的紧张、烦躁、恐惧情绪为主要特征,伴有运动性不安(紧张不安、不能静坐、肢体肌肉紧张等)、躯体化症状(消化系统:腹胀、恶心,呼吸系统:呼吸困难、胸部压迫感,心血管系统:心悸)等。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表现有:

● 经常为很多日常事物感到担忧或烦恼(例如家庭、工作或金钱)

● 很难控制自己的担忧

● 大多数日子都担忧或紧张,持续至少6个月

还需具有至少以下3种症状:

● 感觉紧张或烦躁

● 很容易累

● 难以集中精力

● 易激惹

● 肌肉紧张

● 睡眠差


诊断

1. 失眠:失眠分为慢性失眠、短期失眠及未分类的睡眠减少3类。

● 慢性失眠:是一种频繁和持续的睡眠起始或睡眠维持困难,尽管有足够的睡眠机会和环境,仍会出现总体睡眠不满意和某种形式的日间功能损害。

● 短期失眠:短期失眠的特点是尽管有足够的睡眠机会和环境,仍存在睡眠起始或睡眠维持困难,病程不足3个月,导致总体睡眠不满意和某种形式的日间功能损害。白天的症状通常包括疲劳、情绪下降或易怒、全身不适和认知障碍。

● 未分类的睡眠减少:不符合上述两种的失眠被划归为未分类的睡眠减少。


2. 焦虑障碍需满足以下标准:

● 至少6个月的多数日子里,诸多时间或活动(如工作或者学校表现),表现出过分的焦虑和担心(焦虑性期待)。

● 个体难以控制的担心。

● 这种焦虑和担心包含下列5种症状中的至少2种(在过去6个月中,至少一些症状在多数日子里存在):(1)坐立不安或感到激动紧张;(2)容易疲倦;(3)注意力难以集中或头脑一片空白;(4)易怒/易激惹;(5)肌肉紧张。

● 这种焦虑担心或躯体的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 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更好地解释。


治疗

失眠伴焦虑的治疗策略,首先推荐认知行为疗法(CBT-I),在无效的情况下,使用药物疗法,若仍无效,应考虑更换物理治疗或应用联合疗法。措施包括:

● 心理治疗

● 药物治疗:失眠伴轻度焦虑者,选用具有抗焦虑作用的苯二氮䓬类药物;焦虑突出者,选用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焦虑/抑郁药物;失眠与焦虑共病者联合使用镇静安眠药和抗焦虑/抑郁药物。

● 物理治疗

● 其他治疗:生物反馈治疗、音乐疗法、冥想疗法、瑜伽和放松疗法、运动疗法、催眠疗法、矛盾意向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