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重要里程碑!先声药业与德国Vivoryon Therapeutics 联合宣布SIM0408项目获CDE批准进入临床
2022年2月28日,先声药业(2096.HK)与德国Vivoryon Therapeutics 联合宣布,双方合作在中国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病(AD)在研新药SIM0408 (Varoglutamstat,原代号PQ912)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在中国进入临床试验。
就本项目获批临床,先声药业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总裁唐任宏博士表示:“很高兴SIM0408项目获批进入临床试验,这体现了先声进入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决心,我们将全力推进Ⅰ期临床试验,并为加入Ⅱ期国际多中心研究积极准备。”
Vivoryon公司首席商务官Michael Schaeffer博士说:“ 很高兴看到先声药业在开发新药造福中国AD患者的道路上取得积极进展,该项目的前期临床研究已显示出令人欣喜的初步结果。我们期待正在欧洲和美国开展的临床研究经验及结果,能为先声在中国的重要临床开发环节提供支持。”
SIM0408是一种差异化的AD口服小分子在研药物,有望以独特模式解决多个关键AD病理机制,涉及Aβ病理学、神经炎症和突触损伤。其治疗早期AD的全球临床研发已进行到临床Ⅱ期,在欧洲和美国分别进入Ⅱb期(VIVIAD研究)和Ⅱa/b期(VIVA-MIND 研究)。该项目于2021年12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 “快速通道”资格认定,有望在全球加速审评上市。
2021年6月29日,先声药业与Vivoryon达成战略性区域许可合作,在大中华区开发和商业化针对神经毒性淀粉样蛋白N3pE(pGlu-Aβ)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药物,包括Vivoryon的临床先导产品候选药物varoglutamstat(SIM0408) , PQ912) 以及 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N3pE单克隆 抗体 PBD-C06。
关于Varoglutamstat
Varoglutamstat是一种差异化的阿尔茨海默症口服小分子在研药物,有望以独特模式解决多个 关键AD 病理机制,包括 Aβ 病理学、神经炎症和突触损伤。
Varoglutamstat能阻断与AD 病理学相关的谷氨酰胺酰环化酶 (QPCT)作用。该酶在 AD 患者大脑中的含量远高于健康人,能催化 N3pE 淀粉样蛋白的形成。这是AD 患者脑中特有的 Aβ肽的一种极具神经毒性的变体,可能作为Aβ聚集的种子导致高度神经毒性的可溶性pE-Aβ寡聚体 (pE-AβO) 的形成,并最终形成神经斑块,引发 AD 患者的认知能力下降。 Varoglutamstat 作用机制与当前一些热门AD疗法位于同一通路,但作用机制处于更加上游的位置,旨在斑块形成前,防止更具有神经毒性的N3pE-Aβ 形成和Aβ寡聚体(Aβ Oligomer)形成。其次,谷氨酰胺酰环化酶的酶活性与促炎蛋白 CCL2 有关。QPCTL作为 QPCT 的同工酶,通过将 CCL2 转化为 pE-CCL2 来上调 CCL2。因此,阻断 QPCTL 具有减少神经炎症的潜力。此外,CCL2 还是 tau 病理的促进剂,而后者又与突触损伤有关。aroglutamstat能够同时靶向这些病理,并且与许多其他在研AD药物(必须注射或输注的抗体)相比,可制成口服片剂,方便服用。
Varoglutamstat是尚未获批上市的在研产品,疗效和安全性有待临床验证。该项目于2021年12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 “快速通道”资格认定,有望在全球加速审评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