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艾拉莫德作为难治性狼疮性肾炎附加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初步研究
近期,一项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鲍春德教授团队开展的观察性研究结果,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期刊发表。本研究应用了附加(“add on”)设计,希望可以有效阐明IGU作为难治性LN联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下将对该研究的设计概况、结果及意义进行解读。
-
-
-
“只字未提”却又“字字不离”,它才是此次NCCN乳腺癌指南TNBC部分更新的关键
前不久,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又一次更新了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作为全球权威肿瘤指南之一,此次更新已经是《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2023年内的第三次更新,下面小编就聚焦TNBC为大家梳理。
-
-
-
NSCLC一线治疗新突破——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近期,一项由湖南省肿瘤医院邬麟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结果,在Cancer Medicine期刊发表,该研究分析了真实世界中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3天持续静脉泵注,联合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及含铂双药化疗,用于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
-
-
ISC2023热点速递|再灌注治疗星光璀璨,桥接、静脉溶栓、机械取栓、血管成形术和/或支架植入术熠熠生辉
2023年国际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ISC2023)于2月8日至10日在美国达拉斯以线上线下混合的形式召开,年度盛会帷幕拉开,智慧之光布达全球。大血管闭塞桥接治疗哪类患者受益较大?机械取栓对后循环缺血的疗效如何?抢救性血管成形术和/或支架植入术对后循环缺血的安全性如何?SIMMED精选了4篇相关主题,为读者续传ISC热点。
-
-
-
ISC2023热点速递|脑细胞保护类话题精彩连连,脑缺血晚期的神经保护、干细胞移植等研究纷纷亮相世界卒中盛会
2023年国际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ISC2023)于2月8日至10日在美国达拉斯以线上线下混合会议形式召开。SIMMED精选了5篇ISC相关的脑细胞保护、炎症以及干细胞治疗等热点话题,作为卒中领域精神食粮以飨读者。
-
-
-
再添证据 | 依达拉奉右莰醇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近日,来自德州市人民医院曲立新主任团队在《药学与临床研究》(科技核心)期刊发表了文章《依达拉奉右莰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证明了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无论是否联用阿替普酶)均能显著改善AIS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该研究曾在2021年欧洲卒中组织大会(ESOC)亮相,为依达拉奉右莰醇临床治疗AIS患者再添证据!
-
-
-
曲拉西利用于中国ES-SCLC患者的首个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出炉!
202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于11月5日至12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此次CSCO年会收录了一项由海南省人民医院陈永倖教授团队进行的研究,旨在评估曲拉西利在真实世界对中国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化疗引起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3]。小编对此进行梳理,以飨读者。
-
-
-
依达拉奉右莰醇通过MKP-1抑制MAPKs和激活Nrf2减轻脑缺血损伤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简称Eda.Bor)临床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清除自由基、抗炎的作用;MKP-1可抑制MAPKs介导的促炎信号通路,从而抑制各种疾病导致的氧化应激和细胞死亡[1]。该研究探讨了依达拉奉右莰醇减轻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是否与上调MKP-1的表达有关。
-
-
-
研究速递|首款皮下给药PD-L1单抗为肿瘤患者提供免疫治疗新模式
近期,曾经牵头恩沃利单抗临床研究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沈琳团队对恩沃利单抗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相关内容发表在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影响因子:5.589)杂志上,对于晚期实体瘤患者,皮下注射的恩沃利单抗可能是一种比已批准的PD-1/PD-L1抑制剂更方便、更可接受的治疗方式,这可能会在未来革命性地改变免疫治疗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