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商城

招商热线:400-090-5528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 央视CCTV-13、中国日报刊发尼雅葡萄酒首席酿酒师弗莱德•诺里奥专题报道

2023-10-07

2023年国庆期间,央视CCTV-13《大国来信》特别节目、《中国日报》分别刊发了尼雅葡萄酒首席酿酒师、法国酿酒专家弗莱德•诺里奥专题报道。通过讲述弗莱德•诺里奥的20余载丝路传奇故事,展现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以来,新时代中国在葡萄酒产业发展、国际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多领域的丰硕成果,彰显了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亚欧合作、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信尼雅葡萄酒,20多年来在葡萄酒文化打造、品质建设、创新引领等方面实施了诸多举措,是中国葡萄酒品牌的引领者之一。今年以来,中信尼雅葡萄酒被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包括《品牌故事》、《朝闻天下》、《国际时讯》等栏目,通过“一带一路”葡萄酒产业建设、尼雅文化、产品及创新技术等内容,向社会公众传达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文化底蕴的中国品牌形象。这也意味着以尼雅为代表的中国葡萄酒已进入更广阔的大众视野,中国葡萄酒产业日益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中信尼雅葡萄酒将持续深化发展,坚定中国葡萄酒文化自信、品质自信、产业自信,以丰富优质的葡萄酒产品满足消费者需要,助力中国葡萄酒产业行稳致远、“中国品质”响彻世界。



央视《大国来信》10月3日报道


《中国日报》9月30日


译文如下:

从法国风景如画的卢瓦尔河谷到广阔多样的新疆,弗莱德•诺里奥扎根异国他乡20多年,用他的专业知识创造了,足以与世界最佳葡萄酒相媲美的中国葡萄酒。

对这位经验丰富的法国酿酒师而言,他对葡萄酒的热情跨越了边界、打破了语言障碍,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加强了跨文化间的合作。

葡萄酒是可以品尝的世界通用语言,”57岁的弗莱德表示,它搭建了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桥梁。

新疆天山北麓与法国波尔多、美国加州,处于相同纬度,是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理想之地,尼雅葡萄酒首席酿酒师弗莱德如此说到。

每年9月至10月,是天山北麓玛纳斯小产区的葡萄采收季。

在此期间,诺里奥对每个采收榨季过程中的细节进行细致地把控。他和农业技术团队一起仔细评估每个地块葡萄的成熟度,以确定最佳采收日期。

他与团队注重研究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并研发消费者喜爱的产品风味。在橡木桶陈酿酒窖,持续不断地进行葡萄酒品尝,严格监控陈酿环境。对每一个细节的控制,只为酿出最好的葡萄酒。

他说,由于气候和土壤因素,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酿造的葡萄酒品质非常全面,兼具良好的颜色和香气。

“葡萄酒不仅需要满足消费者的口味,还应该充分表达原产地的特点。”

诺里奥与团队长久的坚持和努力,让尼雅葡萄酒在国内外葡萄酒赛事中赢得了数百项荣誉,包括240枚大金奖、金奖和银奖。

他说,这些荣誉是对中国葡萄酒品质的认可和肯定。

2010年,弗莱德获得中国政府授予的友谊奖,这也是对他努力的表彰。这是中国政府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交流与合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奖项。

这一荣誉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动力,”他表示并补充到,这使他更坚定了要酿造出最好的中国葡萄酒。

诺里奥在法国卢瓦尔河谷地区长大,他的祖父和叔叔是葡萄种植者和酿酒师。他童年和青春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葡萄园里度过,这灌输了他对葡萄酒和酿酒的浓厚兴趣。

早期对香气和生物科学的热情与兴趣,促使他在波尔多进行葡萄种植和酿酒方向的农业工程学习。

毕业后,在90年代末,他就进入国家农业发展研究院和位于法国南部的法国葡萄与葡萄酒技术学院,从事葡萄栽培和酿酒尖端技术的研究。

2000年夏天,他来到新疆,与尼雅葡萄酒正式结缘。

对我来说,新疆是一个令人惊讶和迷人的地方。当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时,我一眼就爱上了这个地方。”

新疆的面积几乎是法国的三倍,这里的多样化地形,从贫瘠的沙漠到充满活力的绿洲,从郁郁葱葱的草地到高耸的山峰,都俘获了诺里奥的想象力。

他说,新疆干燥的气候、充足的阳光,具有酿造优质葡萄酒的独特潜力,这些也是说服他留下的理由。

然而,诺里奥还是遇到了不小的困难:那就是需要克服,与合作团队在沟通上的障碍。

由于当时的诺里奥几乎不会说中文,他需要依靠翻译来传达他的工作指导,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天才能完成。

他不仅要解释酿酒的方法,还要解释基本操作,例如压榨完的白葡萄汁沉淀后如何连接泵和软管来完成后续操作。

为了简化操作并更好地相互理解,诺里奥在发酵罐之间放置了一张桌子和一块白板。

不仅可以通过翻译(在白板上)来解释操作指示和方法,还可以通过图画更快、更高效地表达酿酒和操作方法。”

他说,这些工具可以进行更快、更有效的沟通,确保在发酵高峰期不会忽略到任何细节。

来到新疆后的第一个榨季,是诺里奥与众多刚刚毕业的年轻技术人员一起完成,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期间,他们与来自法国及意大利的外籍技术人员一次次地为进口机器设备沟通,甚至睡在周围满是纸板箱和标签的葡萄酒发酵车间里。

每当我回忆起那些日子时,我就会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是努力工作和良好友谊的体现。”

在中国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诺里奥经历并见证了中国葡萄酒产业从酿酒技术到葡萄园种植的快速发展。

他说,中国具有广阔的地理多样性,气候和土壤各不相同,这为生产多样化的葡萄酒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他补充到,随着国际交流蓬勃发展,中国葡萄酒品牌开始更多地在国际赛事中崭露头角。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诺里奥还观察到中国年轻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习惯与好奇心,这也刺激了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除了葡萄酒,诺里奥还积极接纳中国丰富的文化、美食和自然美景。他学习了中文,还和一位新疆姑娘组成了家庭。

他通过与家人旅行,去探索令人惊叹的风景,例如新疆江布拉克草原、天山天池和伊犁薰衣草花园,还品尝到许多当地美食。“新疆具有丰富多样的人文风貌,尽管我们不是来自同一个国家,但我们的相处胜似一家人。”

他说,这个世界需要多样性及和谐共处,这对葡萄酒行业同样重要。

诺里奥说,他对中国的非凡发展印象深刻,从快速的经济增长和便利的交通,到对智能技术和智慧农业的拥抱。

这一系列变化让我看到了一个开放、繁荣和快速发展的中国。”

此外,他提到,“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新疆举行的亚欧博览会,促进了新疆经济发展以及与世界的链接。

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在新疆昌吉举行,来自法国、美国和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的全球葡萄酒专家参观了尼雅新疆玛纳斯小产区葡园及酒厂。

他说:“这些活动正变得越来越国际化,非常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

今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在此期间中法双方签署了联合声明,表示支持中国加入国际葡萄和葡萄酒组织并举办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大会。这标志着中国和法国将在葡萄酒行业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这也是两国长期以来进行交流互鉴的结果。

来源:中国日报

作者:周瑾